唯唯诺诺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1. 惟惟诺诺 是什么意思啊

词目 唯唯诺诺 发音 wěi wěi nuò nuò 释义 诺诺:答应的声音。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示例 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并不违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唯唯诺诺 ( wěi wěi nuò nuò ) 解 释 “唯"," 诺",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象声词,皆为应答之声。

“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今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屈于权贵,侍奉权贵的小人样子。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并不违拗。” 近义词 唯唯否否、唯唯连声 反义词 强头倔脑。

2. 求一句古文

和颜悦色 【成语】:和颜悦色 注意在写法上和“察言观色”相区别

【拼音】:hé yán yuè sè

【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示例】:申子平急上前,~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近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反义词】:横眉怒目、杀气腾腾、声色俱厉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和善可亲

3. 掣肘文言文翻译

《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中有个故事说:两名书记官在作记录时,他们的主人宓子贱不断地拉扯摇晃他们的手臂,结果写不好字,主人反倒大发其火,把他们打发走了。

宓子贱的用意在于提醒鲁君不要听信那些背后说坏话的人,过多地干预自己的工作,免得自己的积极性和正确主张不能得到发挥和实现。这个故事,就是后人常说的掣肘的来源。

掣肘是政治上的一种惯常现象。多疑的统治者一般不放心自己的臣下,怕臣下坐大不好控制,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在安排一位大臣做一件大事时,常同时安排另一个反对派从旁监督或牵制这位大臣,使他不能形成一种不易控制的力量,免生祸患,这种现象在几千年历史上屡见不鲜,而因此也衍生出许多故事。

秦国派大将王翦带兵伐楚,王翦提出至少要有六十万人才能灭楚。秦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同意了王翦的要求。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是个聪明人。

他带着秦国的几乎全部家当出外作战,如果反叛秦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对此秦王更会明白,也因此会产生疑惧。而一些奸臣很可能会利用秦王的这种心理,在暗地里对王翦进行陷害,那样王翦就会危险了。

对于一个领兵作战的将军来说,如果皇帝不相信自己,处处对自己进行牵制,那么自己就不能专心地对敌。而对于参与战争的任何一方来说,如果不能集中全部的力量投入作战,那么就没有战斗力,就会陷于失败。

因此,对王翦来说,无论于公还是于私,消除领导的这种掣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王翦这一步的。

战争中许多反间计,就是利用君主的这种猜疑心理而施用的,并且几乎是百用百灵。宋朝岳飞,麾兵长驱,眼看胜利在望,却被秦桧陷害致死。

而秦桧之害岳飞,也是巧妙地利用了赵构的这种心理。岳飞没有消除掉君主的猜疑,没有摆脱那只捣乱的手,因此不但国家统一的大业无法完成,就连自己的性命也无法保证。

掣肘是柄双刃剑,可用来护身,也可能会伤身。许多君主利用这一平衡术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但许多昏君也因为玩弄掣肘之术而痛失江山,自毁长城。

宋朝怕岳飞坐大而先杀为净,结果岳飞虽然不能威胁赵宋江山,却失去了灭金的大好时机,弄得自己在异族的侵略面前步步受制,最后终于被灭。 记得古兵法上说,过去将军在出征时,国君有时会亲自送他出城门,并且会说,在城门以内,我说了算;在城门以外,将军你说了算。

也因此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带兵出战多年,最终打了胜仗回朝,并且很为自己有功而得意。结果皇帝派人拿出一个匣子给他一看,他就傻了眼:原来里面净是别的大臣说他坏话的奏折。

如果皇帝听信谗言拿他治罪,那他早死了几百次,更别提会立什么功劳。这位皇帝是可敬的,这位将军是有福气的。

现代生活的掣肘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昙花一现的改革者,究其原因,就是心里酸,看到别人成功,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冷箭,制造流长蜚短,甚至告“黑状”,给改革者施加各种压力。窃以为,谗言中伤、嫉妒、偏听偏信、使绊子、见不得他人成功等弊端,也是“掣肘”的表现。

“掣肘”实际上是一种内耗症,它分散了“合力”的凝聚力,有它在作怪,你休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许多人在谈到“掣肘”之害时,都十分愤慨。

曾听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有位才华横溢的人,工作非常积极,他的事迹上了报,还受到市里的表彰,但他的上司却恨他、防他,在升职等方面千方百计地卡他。后来他不敢当“先进了”,干脆懒散一点,他的上司反而高兴。

这种怪事,说穿了,是这位上司害怕下属积极,会威胁到自己的“交椅”。可见,在“掣肘”背后,往往有心术不正者在干扰,私心、嫉妒心是“制肘”现象的祸根。

一旦“制肘”现象在身边滋长,你做了好事,却吃力不讨好,你付出了心血、汗水、创造了业绩,却受不到相应的报答;有“掣肘”在作怪,就无法创新进取、建功立业,使人无法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由于有人“掣肘”,许多人只能感叹“身不由己”,只好唯唯诺诺,随波逐流、迎合讨好。总而言之,“掣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压制、挫伤了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古代的宓子贱能看到“掣肘”的危害,相信我们也应从中得到启迪。对待“掣肘”,头脑要清醒、意志要坚定,要有宽阔的胸怀,任劳任怨,只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立得直行得端,各种造谣诬蔑、流言蜚语才会不攻自破。

凡事要出于公心,有大局意识,围绕目标,形成合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防止“掣肘”现象干扰前进的步伐。

4.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1)D “天下”为名词,作“教化”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C;“君子”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圣王教化天下,必须制定礼仪来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礼仪,礼仪必定破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定崩溃.古代选择士人,先看射礼,不是为了一时取乐.(2)C “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3)C “晚年也经常当廷裁决大事,果敢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错,原文说的是“晚节唯唯联署”,意思是晚年时不敢承担责任.(4)①畜:蓄养;苟:如果;戾:罪;专:独占,独用.这里是“一个人承担”的意思.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②为…所:表被动;讫不申救:前面省略了主语“源乾曜”;讫:始终;讥:谴责.句子翻译为: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答案:(1)D(2)C(3)C (4)①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②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参考译文:源乾曜,相州临漳人.源乾曜考中进士科.神龙年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巡视江东考察官员,奏报考核成绩最好,很快升任谏议大夫.景云年以后,公卿百官在上巳日、重阳日废除射礼.源乾曜认为:“圣王教化天下,必须制定礼仪来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礼仪,礼仪必定破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定崩溃.古代选择士人,先看射礼,不是为了一时取乐.射是为了区别邪正,观察德行,应和祭祀,退却敌寇,古代的先哲圣王无不相继承袭.近年以来,射礼废除,有关部门吝惜费用,而使得旧典亏缺.我认为有关部门所计较的是财,所亏欠的是礼,因此孔子不爱羊而保存礼.大射之礼是四季不可废弛的.”开元初年,邠王府属吏犯法,唐玄宗诏令左右为邠王寻找能胜任长史的人,太常卿姜晈推荐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源乾曜神气清爽,对答有条有理,皇帝很高兴,提升他为少府少监,兼任邠王府的长史.几次晋升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授任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适逢皇帝东巡,任命源乾曜为京兆尹留守京城.政事崇尚宽松简约,百姓安定.在位三年,政令始终如一.仗内的白鹰因放出去而丢失,皇帝下令京兆督促捕捉,在郊野找到,挂在荆棘上死掉了.属吏害怕获罪,源乾曜说:“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于是入朝自我劾奏违背圣旨之罪.皇帝一概不责问,大家都佩服他知大体又善于承担过失.开元八年,源乾曜又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升为侍中.他建议说:“大臣的儿子都要求在京城任职,贤德之士大多出任外官,这不是公平施予之道.臣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任职,请求外派两个儿子补任外官,来表示从近臣开始实行.”皇帝下诏同意.便以他的儿子河南参军源弼做绛州司功,太祝源絜做郑尉.皇帝下诏说:“源乾曜身为百官榜样又谦逊礼让,不但已经请求任命他的儿子为外官,而且又降低品级.《左传》不是说吗:‘范宣子谦让,他的部下都谦让.’‘晋国的人民,于是非常和睦.’大道如果实行,仁义怎能远呢?命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同在京城任职的,要分任外官.”由此公卿子弟都离开京城补任官职.皇帝曾亲自考核官员政绩,源乾曜与张说一同受到赏赐.当时议论者说:“宰相同国家休戚与共,不敬重恩宠就无法督促建立功业.”皇帝于是下诏中书、门下都享用实封三百户,堂封从这时开始.东封泰山回朝,源乾曜任尚书左丞相,兼任侍中.皇帝前往东都,源乾曜因为年老有病不能陪同扈从.去世,追赠幽州大都督.源乾曜品性谨慎持重,他从开始入仕已经四十多年,历任官职都以清廉慎重尽职敏捷闻名.任宰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一同执政,在宰相班子中不曾当廷议论事情的可否,晚年唯唯诺诺只是顺从署名,致力于宽大公平敦厚,因此很少有罪责悔恨.姜晈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