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倔,“认死理”?并非坏事,家长正确引导可能更有出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前几天我们宝妈聚在一起玩的时候,小爱的妈妈就对我们吐槽到自己孩子脾气很倔强,她认定的事,想要去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去完成,很执着,根本就不考虑自身情况这让她哭笑不得。然后另一个也跟着附和, 她家是个小男孩,一旦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就像日常生活中:

· 小爱总是喜欢叠积木,而且是一定要和心中那个参照物一模一样的,不然就会一直垒下去,不过小爱性子安静,就算不行也会一直叠下去,可是小爱妈妈喊她吃饭饭她也不肯,偏要整完,对妈妈说不垒好很难受!

· 小爱喜欢给芭比娃娃做衣服,有的时候没有做好会急得流眼泪,妈妈要去帮忙也不可以,就是要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弄完。

· 而业妈的小男孩就很倔强,认死理,如果妈妈回答不出他的问题,他就算掘地三尺都要找到正确答案,还要告诉妈妈。

· 业妈有时候看见他学滑轮总是摔倒,就忍不住让他停下,但是他就偏偏不听你的,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来,摔得膝盖青一块肿一块,让业妈心疼又难过。

不过小爱妈妈和业妈也是无可奈何,表示:"很多时候你和他们说建议他们是不会听你的,总觉得自己可以,其实妈妈只是想让孩子们循序渐进而已。"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这样"倔强"的孩子,很多时候会让他们在少年的时候就收获良多,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信能力很强,比较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地被外界的诱惑所引诱。当然这是却决于他们能清楚的讲好道理的时候,而不是盲目的"犟"。

郑板桥作诗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如果小孩子们从小就要这股子倔强韧劲,各位爸爸妈妈们加以正确引导,他们会走上一条阳光大道。

二十世纪前期的时候,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在用餐的时候多次观察发现 ,很多服务员对于那些还没有付款的顾客的账单很容易的能记住;而对于那些付过款的,只要账单已销,他们就很快一股脑就忘记了。

这让他推测出来:"很多大人孩子会对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忘记,总想将它们完成好,达成目标。 这种执着的背后正是我们对于完成满足感的驱向的原动力。这有个专业的名词就是: "心理张力"

更有俄国心理学家 紫格尼克 做过的一个实验,她给128名孩子们布置了一系列不同的作业,有的孩子完成了所有的作业,而其余的孩子们则被要求中途停下。实验表明,前者的孩子们很久之后对于自己所做的作业没什么印象,而后部分的孩子们则是对那天的作业记忆犹新。

这就是著名的 紫格尼克效应, 我们人类总是想把一件事做完,并且对于未完成的半途的工作念念不忘。

如果各位家长的孩子们做事有头无尾,中途而废,马虎不认真,则是心理张力较弱;而如果有些孩子们做事有头有尾,完整不放弃甚至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不改变,则是心理张力较强。

这样的孩子性格不是缺陷,是一个好的苗头。

就像爸爸去哪儿中吴尊的女儿NeiNei,在参加第一次的亚洲比赛,没日没夜的苦练,第一次的演出,NeiNei是个很要强又听话的小女孩,可是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到自己最好的样子,不能赢得比赛,NeiNei下台的时候忍不住就哭了。

吴尊发文表示看见女儿因为没能做到最好而哭他也忍不住,但是他会去引导NeiNei: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看过爸爸去哪儿的都可以了解到NeiNei是个很懂事自立的孩子,大人们交代她的事会好好的完成,虽然她有时候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而被急得落泪,但是NeiNei还是会咬牙坚持做好。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给一群幼儿做过实验: 他给每一个孩子发了一块糖,并告诉孩子们他要离开一会等回来后孩子才可以吃糖,如果做到了就给孩子奖励两颗糖。孩子们一开始信心满满,可慢慢的就开始动摇了,有一些孩子忍不住早早就吃了;而有些孩子等到了奖励。

而到多年后,那些倔强不吃糖的孩子比前者更容易走向成功!

因为内心对于未完成的事的渴望感,而且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和别人的言语随便更改自己的想法。随着年纪增长,他们会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而正是这份目标和初心,会令这类孩子更有责任感,有担当。他们不会随意放弃,有良好的品质。

"宝宝,快点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你看看,弄得到处都是,听见没有?"

"你怎么还在玩拼图,快点不要完了,过来吃饭,知道了没有!"

"快点过来写作业,整天就知道玩!"

各位爸爸妈妈对于上面的话有没有似曾相识呢?是不是在你很急躁的时候就抑制不了就对孩子们用命令式的口令,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很不开心不情愿,而你也很不开心。

所以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温和点和孩子们交流沟通:"你可以帮妈妈一个忙吗?去帮阳台的花花浇水好么?" "你看,你再玩十分钟积木就要过来写作业了,要听话!"这样的效果绝对比前者好得多。

我们要教育孩子,首先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学会尊重他们,再倔强的孩子给了他们相应的尊重,就要教育他们要给与相应的讲道理和妥协。

不需要长篇大论有很多很多的规矩,这样孩子们会不以为然,而是要有红色的重要底线,让孩子们明白跨越爸爸妈妈的底线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样他们才会引起警惕和小心。更重要的是父母们也好 以身作则 ,遵循好固定的习惯秩序。这样才能服人。

也不会很复杂,父母们要为家里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就得洗澡旧的上床睡觉;什么时候是写作业的什么时候是 娱乐 时间;周末的最晚起床时间等。让孩子们有个固定的生活规律,如果孩子对于没完成的事情耿耿于怀,家长们可以适当让步,给他最后的时限。绝对不可以大吼大闹,因为倔强的孩子敏感又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暴力因子,走向一条不好的道路。

在孩子感到失望的时候又倔强不听劝的时候,家长们要帮助孩子们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无理取闹。可以温和地蹲下来询问他们,如果大吵大闹的孩子就让他们自己先消气不理他,之后家长可以加以安慰和引导教育,柔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当孩子很激动的表达自我的时候,家长要认真倾听,了解到孩子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钻牛角尖,定然是心里有什么。 这个时候只要家长认真温和,孩子们都会讲出来的。

倔强的孩子,愿意去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有自己的底线拒绝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和别人争论的时候有自己的主见能够据理而争。但是家长们也不能给孩子无理取闹的倔犟,不讲道理,不听好人言注定要吃亏的。家长们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要正确引领好孩子,走上一条正确 健康 的发展之道。

我是尼莫妈妈 育儿 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