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康复的康复评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1、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属于适合摄食的状态。
(3)意识水平:用Glasgow Coma Scale 等来评价意识状态,确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可进行清醒进食,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高级脑功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或智力水平有无问题。可采用不同量表进行分析。
2、摄食-吞咽功能评价
(1)口腔功能的观察:仔细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内知觉、味觉等。
(2)吞咽功能的观察:不需要设备,在床边便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B.“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 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I.可一口喝完,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III.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3、摄食过程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1)口腔前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速、食欲。
(2)口腔准备期: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
(3)口腔期:吞送(量、方式、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4)咽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5)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此外,有必要留意食物内容、吞咽困难的食物性状、所需时间、一次摄食量、体位、帮助方法、残留物去除法的有效性、疲劳、环境、帮助者的问题等。
4、辅助性检查 包括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电视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测压检查、肌电图检查、脉冲血氧定量法等。
5、吞咽功能评测:
(1)才藤7级评价法
7级:为正常:摄食咽下没有困难,没有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
6级:为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 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
5级:为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中度或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吞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者监视,没有误咽。
4级:为机会误咽: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变化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地防止误咽。
3级:为水的误咽: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吃饭只能咽下食物,但摄取的能量不充分。
2级:为食物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水和营养基本上由静脉供给。
1级:为唾液误咽:唾液产生误咽,不能进食、饮水。
(2)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
A. 口腔期
不能把口腔内的食物送入咽喉,从口唇流出,或者仅重力作用送入咽喉——0分
不能形成食块流入咽喉,只能把食物形成灵灵群群状流入咽喉——1分
不能一次就把食物完全送入咽喉,一次吞咽动作后,有部分食物残留在口腔内——2分
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咽喉——3分
B.咽喉期
不能引起咽喉上举,会厌的闭锁及软腭弓闭合,吞咽反射不充分——0分
在咽喉凹及梨状窝存有多量的残食——1分
少量贮留残食,且反复几次吞咽可把残食全部吞咽入咽喉下——2分
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食管——3分
C.误咽程度 大部分误咽,但无呛咳——0分
大部分误咽,但有呛咳——1分 少部分误咽,无呛咳——2分
少量误咽,有呛咳——3分
无误咽——4分
程度判断:重症为0分,正常为10分
(3)吞咽障碍的等级
A.重度(无法经口腔)
1. 无法吞咽,不适合吞咽训练。
2.误咽严重,吞咽困难,只适合基础性吞咽训练。
3. 误咽减少,可进行摄食训练。
B.中度(经口腔和补充营养)
4.可以少量、乐趣性地摄食。
5.一部分(1-2餐)营养摄取可经口腔进行。
6.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营养。
C.轻度(单一经口腔)
7.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吞咽食品。
8.除特别难吞咽的食物外,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
9.可以摄取吞咽普通食物,但需要临床观察和指导。
D.正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