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的航道航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长汀县。汀江为福建省唯一通往外省的内河航道。宋端平三年(1236),知县宋慈开辟汀江长途航运,运潮盐至汀。此后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汀江航道均是闽、粤、赣边区的主要水路交通线,往返船只号称“上三千、下八百”。县内航线由庵杰始,经新桥、大同、城关、策武、河田、三洲、水口至宣成羊牯,与上杭县回龙相接,全长121.5公里。城关至河田航线长36.5公里,枯水期水深0.6至1米,航道宽5至6米;河田至水口航线长25公里,枯水期水深1至1.2米,航道宽10至15米。60年代后,为发电灌溉需要,在汀江上游筑起策武红江、河田东方红栏河坝2座,未设航道,船只上下不通,中间断航7公里。同时,汀江沿河两岸森林多次被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河床升高,河道淤塞。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比水路运输较为安全方便,为此只抓公路建设,而忽略船筏通航设施的修造,致使航道逐年缩短。至1987年,县内汀江通船航道仅剩水口至回龙一段,航线长30公里,枯水期水深0.5至0.7米,航道宽6至8米,可通3至5吨机动船。
上杭县汀江航道,航道在境内经10个乡镇,长112公里。解放前,一直是闽粤赣通上杭的动脉。河床宽100~200米,最枯期,官庄至峰市段水深0.4米~0.8米,年径流量59亿立方米,水面平均坡降为千分之一。从长汀入境后自回龙开始,经官庄圩、蓝屋驿、龙潭圩、迳口、水西渡绕潭头而至县城。在县城三折回澜经水南、张滩、土埔、黄竹至安乡的黄泥垅、撑篷岩、德里、庐丰、大沽上至下都的南蛇渡码头而出永定。汀江在县境内有险滩72处。河道很少治理,暗礁航障常造成沉船事故。1959~1968年上级拨款1.8万元,疏浚河道60公里,1969~1977年,地区交通局又拨22.8万元整治航道,1978年在石下、沙帽石、水西渡和杭峰线大沽滩、折滩进行重点炸礁疏浚工程。1980年省拨河道养护和整治工程费13万元,除完成正常养护外,重点整治改造汀江下游棉花滩航道工程290米暗礁,当年完成工程量60%,1981年续建棉花滩325米船筏道工程,至1986年上半年竣工,全工程总投资27万元。至1987年止,人民政府共拨款77.6万元进行航道养护和整治工程,累计疏浚卵石1.8万立方米,开辟拉杆路2200米,炸滩清礁3361立方米。至此,汀江航道虽未能全部改变其天然状态,但基本能畅通4~6吨的机动船。木船从上杭县城往峰市一航次过去需3天,清理后2.5天即可(下水4小时,上水13小时)。但由于公路交通的发展,物资流向转移,原来由水运的大宗物资,转为汽车运输。航运逐年衰退。回龙水轮泵电站虽建有船闸,但设计成人字形闸门,泥沙淤塞,1968年水轮泵电站峻式后即无法开闸过船,长汀船只无法通至上杭。
大埔县汀江航道,石下坝至三河通航里程40.1公里。茶阳至石下坝可通航小电轮。茶阳狮子口河面狭窄,其以下至三河的河面宽80米,枯水期水深保持0.7米,可通航20—30吨船舶。 濯田河航道,汀江上游最大支流。发源于古城黄坡,经四都流入濯田安仁与红山河汇合,在水口注入汀江,全长63公里,流域面积843平方公里。通航河道从四都平埔起,经濯田至水口,航程23公里。1987年,航道还剩濯田至水口10公里,可通3至5吨机动船。
南山河航道,县内汀江第二大支流,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由钟屋村、大田村两条溪流汇合而成,流经河田马坑、桐子坝,在义家庄河口经黄蜂桥流入汀江。70年代前,南山河可通木船,1973年后,因河田左犁壁筑拦河坝而航运中断。
此外,县内还有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南刘河、刘坊河、涂坊河、古城河、陈连河、童坊河等,均系山溪,河床高,水流急,不通船,仅为山区流送毛竹、木材等。
旧县河航道,境内自矶头至九州40公里,平均坡降千分之二点五,年径流量为14.92亿立方米。解放前因矶头段礁石多、河道小、水流急、落差大,不能通船,连城往来的货物到此必须起岸徒步搬运数里驳船。民国25年(1936年)沿河有船户30余家,每船载重春季可达1500公斤,冬季则1000公斤,航程一日可达。解放后,经过多次河道整治,全线可通载货木船,其中22公里可通行2~4吨机动船。后货物运输多为汽车取代。
黄潭河航道,全长107.5公里,其中大洋坝至小河口70公里为通航河道,平均坡降千分之三,年径流量为11.79亿立方米,沿线河床落差大,一般水深0.2~0.3米,仅能行驶小木船。民国25年有船34艘,每船载重春季可达1000公斤,冬季仅500公斤。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此河船运依然不减。1960年起,沿途修建公路,物资运输逐渐为公路车辆所代替。
永定河航道,永定河航道的起点有两处:一在坎市;一在抚市。这两条航道至坎市新罗洽溪汇合后,经清溪、湖雷、城郊、凤城至仙师芦下坝,再出棉花滩与汀江汇合,通航里程70.5公里。永定河航道坎市段,在南唐保大年间(943~955年),可通航至高陂北山(古上杭场署所在地和上杭县治城),元明时期,还可通航至高陂桥畔。自清康熙,经民国至建国初期,因水源逐渐枯竭,航船才退泊于坎市。永定河航道清溪至隔口河面,宽百米左右;溪口以下河面宽约150米左右。河床底质以卵石和岩盘居多,河水清晰见底。清溪口,光风甲、鸭妈潭、龙潭头等河段,河床狭窄,水流湍急,险滩颇多。1970年后,沿河乡村为发展水利电力事业,在新罗坑、抚溪甲、新连滩、养龙前、古镇、梅子坝等地,栏河筑坝,致使永定河道全线断航。
永定县汀江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县赖家山,经长汀、上杭、永定、广东省石市至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后,流向潮州、汕头。汀江航道从长汀水口至永定峰市,通航里程219公里,在本县境内洪山至峰市一段共25公里,坡降2‰,峰市段峰市至石市,流经棉花滩,礁石棋布,水流湍急,自古以来就有“十里棉花瀑,江水自天来”的说法,历来是汀江航道的禁区。唐开元年间,汀江下游峰市段尚未通航,但凡由汀州至漳州的货物,均船运至摺滩,再雇脚夫陆运10里到仙师,然后从永定河水运至抚市清溪,再雇请脚夫从清溪陆运至南靖水潮,顺流而下漳州。漳货入汀者,亦沿此路运回。至南宋嘉定年间,下游整治通航,货物转向潮汕交易,潮州盐、米用船运至大埔石市起岸,以人力搬运6公里到峰市,再船运经洪山而至汀州府。
梅潭河航道。旧称清远河,大埔境长83公里,河道弯曲,水流深浅不一。湖寮硿头河段多孤石且流激,船舶不能航行。大东至百侯,可通行2吨小船,百侯至梅潭可通行3吨小船,梅潭至三河可通行1.5吨小船。70年代以后,沿河兴建大小陂坝9座,航道被截断,溪口至上村57公里航道断航。
漳溪河航道。又称大靖溪,属汀江支流。县境长32公里。漳溪至茶阳20公里航道,常年可通航7吨船舶。1970年后,先后建起8座拦河坝,车上建成水电站,上黄沙至茶阳29公里全线断航。 长汀县境内,历史上有水东桥、五通岭、赤岭、水口、羊牯等5处码头。
水东桥码头,又名半片街码头,位于汀州镇水东桥南岸,是汀江上游第一座码头。始建于唐代,然屡建屡毁。随着水运业务的兴起,北宋元祐~元符(1086~1100)间,码头改用卵石砌建。南宋端平三年(1236),知县宋慈开辟汀江长途航道,航运潮盐,码头货物堆放与吞吐量随之逐年扩大。元、明、清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历时700余年,水东桥码头均是汀江沿线的主要码头和闽西、赣南、粤东等地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年吞吐量5.6万吨。建国后,陆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航运业务逐步由公路运输取代,水东桥码头货物吞吐量逐年减少,至1969年,码头工人上山下乡,航运停业。1980年,水东桥码头改建为商业区,设江边市场。
五通桥码头,位于汀州镇五通桥南岸。原航运管理站、航运合作社设此,专司船只往来调度。1966年,码头重建,长8.9米,高3米,供船只停留,能一次靠岸6艘船。1982年10月,重建五通桥,码头被拆除。
赤岭码头,位于河田镇修坊村对岸,为汀江沿线航运中转停靠部,至1987年,码头仍保留。
水口码头,位于濯田乡水口村。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5千余人在此:“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60年前,为汀江货运中转码头,至今尚存。
羊牯码头,位于宣成乡羊牯村,是汀江航运腹地之一,担负外县、省际货物中转装卸任务。1973年11月,重建水泥码头,现由羊牯农副业运输队使用。
峰市码头,位于汀江下游,棉花滩岸畔,由上街码头、大码头、屠猪石码头、棚子下码头、上下拐子石码头等6个泊位组成,以石坝为货场。从石坝起岸到峰市街,要上100多级石阶。汀江航运到峰市码头起岸,要经过6公里的陆路搬运才能到达广东石市。它是闽、粤、赣3省10余县航运转驳的关口。抗日战争期间,汀江航运盛极一时,闽西各县均在此设立贸易转运行栈。从事装卸搬运人员除当地农民外,还有广东、湖南以及本省3省18县的搬运工共计1000余人。他们每年要负担1万多吨的码头搬运作业,是永定、也是闽西最大的码头。建国前,峰市码头被封建行帮把持,如:童姓占领上街码头、大码头;刘姓占领屠猪石码头、棚子下码头;葛姓占领上下拐子石码头。他们依仗行帮势力,坐收码头搬运费的60%以上,广大码头搬运工人受尽盘剥和凌辱。建国后,工人们组织了码头工会和搬运工会,成为码头的主人。1953人通过民主改革走合作化道路。经济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人均月收入高的100余元,低的60余元。工人生活大为改善。1960年以后,由于公路运输迅速发展,进出物资多弃水就陆,船运逐渐减少,码头装卸随之锐减。为照顾生活,码头工人除分别调到凤城、湖雷、坎市、下洋等搬运站外,一部份转业,一部份留下。至1987年,码头工人只剩20人,担负少量的装卸业务。
芦下坝码头,芦下坝是永定河船运的终点,出口物资至此要上岸,用人力搬运5公里过半山凹至虎头砂再上船转入大埔航运。从潮汕方面运来的盐糖和其它零杂货,亦从大埔经虎头砂用人力运至芦下坝码头才能转为永定河水运。芦下坝码头原有十几家转运行(栈),上百个搬运装卸人员,大多是本地人,年作业量2~3千吨。自60年代起,船运业随着陆路车运的发展而衰落,芦下坝码头也因之逐渐荒废。
茶阳港,历来是闽粤水运交通枢纽。1951年3月成立船舶管理站。利用自然坡岸装卸货物。1955年兴建码头。60年代成立港务组,隶属高陂港务所。港口设猫公石、狮子口两个码头作业区。码头岸线共长211.5米;堆场面积7529平方米;仓库2座、293平方米。80年代以后,因福建运往潮汕的煤炭多由此地中转,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增加,1978年8.7万吨,1988年增至31.8万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