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简介(高悬赏)

三国人物全简介,只要有姓名的便要注上,乃怕是前期的一个黄巾贼头目
所列人物需包括以下内容:姓名,主要事迹,怎么死的
注释全的,必加分
好吧,鉴于任务太难,调低难度
只要说出三国人物的姓名即可,最好把分类列一下,蜀、魏、吴等等

第1个回答  2010-06-26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父母早死,为避东汉末战乱,随叔父到荆州。叔父死后,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隐居十年,结交士人,观察天下大势。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赤壁之战前夕,亲往江东联络孙吴,结成抗曹联盟,使曹操败退。又帮助刘备经营荆州,占领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征吴失败后,于临死前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孩子及复兴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他。从此,诸葛亮担负起蜀国重担,重新与孙吴修好,又平定南方的叛乱,并屡次北伐曹魏,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以致积劳成疾,在公元234年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曹魏的司马懿与他多次交兵后,亦赞叹他是“天下奇才”。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人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刘皇叔三顾茅庐,遂允出山相助。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辅佐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更取得荆州为基本。后奉命率军入川,于定军山智激老黄忠,斩杀夏侯渊,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刘备伐吴失败,受遗诏托孤,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关羽(160-220),字云长,本字长生,身长约合1.98米,并州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汉族。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被历代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君、关帝。佛教界一般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民间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是结义兄弟,关羽排行第二,俗称其为关公、关老爷、关二爷、关二哥等等。
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担任刘备的贴身卫士。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后刘备领徐州,在建安元年(196年)被袁术、吕布夹攻,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198年,刘备与曹操一同在下邳围攻吕布;据《蜀记》及《华阳国志》记载,下邳城前,关羽曾向曹操求夺秦宜禄之妻杜氏,曹操答应。到城将破时,关羽又数次向曹操索要秦妻,曹操便想看她是否真的十分美丽。到城破后便先去看看她,见她有美色,便自己留下来,关羽心里不舒服。后来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领徐州,刘备返回小沛。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进攻刘备,关羽战败被生擒,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与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杀颜良于万军之中,并斩其首,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初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便会离去。”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但刘备于途中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元勋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这其间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由乐进驻守,所以关羽驻于江北。刘备平定蜀地后,授权关羽掌管荆州地区中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州和从东吴借来的荆州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吴将甘宁率领一千人前往驻守,关羽得知后就没有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但双方关系已趋恶化。孙权方仇视刘备、关羽君臣。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史称“水淹七军”。于禁因为穷迫,于是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所获,因不向关羽投降而被关羽处斩,关羽还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曹操指派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2]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关羽威震华夏

参考资料:三国志

第2个回答  2010-06-24
董卓:叱丁原,收吕布,废汉帝【陈留】,践上位,性好色,欢貂婵,父子反,被吕弑。
李儒:有智谋,辅董卓,为虎伥,害忠良,攀权势,终得报,靠山倒,吊家中。
吕布:三姓奴,弑丁原,认董父,喜名利,好美人,杀董卓,迎美意,目光短,违陈宫,败下邳,小人心,求曹操,刘备明,坚斩布,怜骁战,无心挽,记曾时,射辕门,脱玄德,未料想,遭刘恨。
袁绍:贵族子,家世旺,门生遍,声望高,会诸侯,讨董卓,中干枯,无主命,盟解散,遭败绩,后割据,霸北方,甚么主,为一子,无心事,错时机,壮曹操,再与战,虽占利,却聩庸,不听良,官渡役,败涂地,恨吐血,命即去。
王允:忠汉室,天地鉴,恨董贼,使连环,献貂婵,间董吕,终得愿,挽汉室,老臣心,得安慰,不曾想,李郭怒,要己命,重掌政。
刘禅:苦子龙,千军中,来往突,却不料,是孬种,亡国奴,不思蜀,孔明心,化流水,安乐公,迷声乐,老死晋。
马超:面俊俏,英神武,负父仇,战曹操,大胜之,曹割须,弃盔甲,仓皇逃,骄心起,大战褚,奋骑先,叔投敌,陷绝地,部将虎,护主走,奔张鲁,奉上命,阻玄德,受备赏,计得子,震西凉,威远方,英名播,卒老死,痛哀悼。
孙坚:先锋军,破西凉,宵小妒,拒发梁,士腹饥,无心战,至于溃,走江东,被表袭,身战死。
贾诩:深藏智,为李谋,李催败,事曹氏,献计策,辅曹丕,得重用,卒于位。
甘宁:适战乱,落了草,劫豪强,杀害群,真豪杰,投江东,勇抗曹。
刘备:汉皇叔,相貌异,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首立功,赴北海,救孔融,初战曹,实力悬,败走冀,投袁绍,及其败,依刘表,不料想,蔡夫人,刘表妻,怀敌意,听密语,知夫意,欲将荆,交刘备,狠计出,设鸿门,邀刘用,幸觉察,的卢马,跃檀溪,保命逃,至新野,遇单福,幸喜甚,袭樊城,胜曹魏,又沮丧,元直走,复欢颜,知大才,访隐沦,三顾庐,得奇才,携其手,共卧榻,赤壁战,定三分,占一方,取汉中,自立号,汉中王,败阿瞒,及弟亡,心哀痛,起七军,趋江东,军营壮,七百里,被火烧,惨败北,从此病,不复起,白帝城,托遗孤。
张飞:好大胆,做下级,鞭上级,莽夫汉,却亦细,战吕布,骂曹操,火草庐,起孔明,挑马超,战愈勇,忠肝胆,义胜天,悲哥死,终日饮,笞诸将,惹愤恨,砍其颅,献江东。
关羽:群英逐鹿,青龙偃月丹凤眼,三尺长髯,胸怀忠义过五关;九尺男儿赛过轩辕,七军遭水淹;单刀赴会,侠肝义胆,战场杀伐,金戈铁马,麦城一去,常使心痛泪落湿青衫。
诸葛亮:隆中对,定三分,火烧新野,联军江东,舌战群儒,话激周瑜,草船借箭初献功,智借东风显神通,算华容,释曹操,取荆州,诈益州,攻汉中,受遗命,扶孤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恩泽边远,五丈原,中军帐,身死烛灭。
曹操:谋董贼,故献刀,发矫诏,聚群雄,取董卓;报父仇,取徐州,杀孔融;挟天子,令诸侯;煮酒论英雄,阔谈天下;官渡之战,名留千古;践位称王,建大魏,绞贵妃,杀前臣,;斩黄巾,退吕布,胜公孙赞,杀袁术,败袁绍;头痛风,要其命,性猜疑,可怜华佗搭命。
孙权:碧眼红发,坐领江东,联刘占一分天下;大战张辽,初显威风;姻联刘备,至孝失机;夺京州,败关羽,惹来刘备寻仇,幸得陆逊助,守得江东。
第3个回答  2010-07-05
魏国:
曹 操 曹 丕 曹 睿 曹 芳 曹 髦 曹 奂 曹 昂
曹 彰 曹 植 曹 熊 曹 霖 曹 冲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炎 夏侯敦 夏侯渊 夏侯霸 曹 洪 曹 仁 荀 彧
荀 攸 郭 嘉 贾 诩 程 昱 许 攸 杨 修 陈 珪
陈 登 蒋 干 嵇 康 应 瑒 陈 琳 王 粲 徐 干
阮 瑀 刘 桢 弥 横 钟 繇 陈 群 张 辽 张 郃
许 褚 徐 晃 于 禁 典 韦 乐 进 李 典 郭 淮
庞 德 张 绣 公孙瓒 郝 昭 吕 旷 吕 翔 张 鲁
左 慈 蔡 瑁 邓 艾 钟 会 崔 琰 邯郸淳 皇甫谧
马 钧 吉 平 刘 晔 毛 玠 任 峻 董 昭 公孙康
荀 悦 荀 勖 荀 顗 荀 爽 王 肃 王 弼 华 歆
阮 藉 辛 毗 枣 祗 杜 夔 郑 浑 朱士行 王 浚
张 允 文 聘 满 宠 曹 真 曹 休 王 朗 夏侯茂
王 双 曹 爽 丁 谧 毋丘俭 文 钦 诸葛诞 贾 充
司马师 蒋 济 徐 质 恒 范 卫 瓘 繁 钦 吴 质
第4个回答  2010-06-23
刘辟,字子才。巴郡人,先追随张宝,后取得汝南。张角失败后,投靠刘备,在曹操袭破汝南时,被刘备所激,留下被抗敌而死。就这样吧,明天再说一个。
第5个回答  2010-06-23
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三国志>,三国志是纪传体.就是为每个人,或者1类的几个人专门的写传记.但是有点不好读.毕竟是1000多年前的文章.另外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出入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