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困难、口干口臭,夏季遭遇便秘困扰,在于胃热过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夏季是便秘的高发病率季节之一,许多中老年人在夏季都会受到便秘的困扰。尤其是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渐渐变得燥热,人体更容易缺水,再加上现代人运动较少、饮食不规律、休息时间不足、疲劳过度等等, 导致便秘人数在急剧上升。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也是一个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 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人都不把便秘当病,只觉得是一种亚 健康 的状态。其实,长时间便秘对身体影响非同小可,必须认真对待。 长期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臭等, 而且干结的大便会造成肛管皮肤裂伤,裂伤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肛裂、痔疮、直肠溃疡,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间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便秘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及肾脏病变有关。后来,张仲景对便秘已有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并且确立了不同类型的便秘的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家治疗便秘确立了基本原则。

而进入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人本身容易出汗,加上许多人习惯晚上与朋友聚会,吃烧烤、喝啤酒,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 很容易使肠胃浊气不能及时排出,内热伤津,最终导致热结便秘。

热秘多是由于胃热过盛,伤津耗液,肠道失于濡润而致。 倘若经常食用一些辛辣以及肥甘厚腻之物,助火生热,使肠胃积聚过多的热量。倘若余热不解,留恋肠胃,导致灼伤津液,津失输布,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热与糟粕相结,致使排便困难,形成热秘。

就像小河里的水被太阳晒干,河里的船没有水的承载而搁浅一样。因此,热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觉得很热,小便量少,颜色黄。多见于年轻人、身体壮实、喜欢吃辛辣、炸烤、肉类食品的人。

另外,《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明确指出了便秘虽属大肠疾病,但与五脏均有相关。

脾乃诸阴之首,得水谷之精微而化生阴液,是人体后天阴液产生的源泉。大肠的传导作用,有赖于脾升胃降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脾气不足,清气不升,精微不布,则胃津亏虚,肠道干涸,以致燥屎内留而便结难下。

因此如果过食辛辣食物,就会导致火热之邪聚集在胃部,从而损耗津液, 津液损耗过多,便会导致气血失衡,血虚津液不能润泽大肠,肠道干涩,推动乏力,引起大便排出困难。 就像夏天气温太高,大太阳暴晒之后,土壤里的水分被蒸发干,会导致土地开裂变硬。当体内有热,自然会把肠道的水分给烤干,肠道没有水分就会变得干涩,粪便排除也会变得更加苦难。

另外,倘若火热之邪上行,会引起口干口臭、口渴多饮,甚至口唇干裂等症状。这也是许多热秘患者伴有口干口臭等症的原因。

除了肠胃之外,肺热可以引起便秘。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也就是说全身的津液的输布主要一依靠肺的功能作用。而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既有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又有生理上互相协调。《血证论》载: “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

肺是很娇嫩的脏器,不耐寒热,而夏季正是暑邪正盛之时,加上空调的普及,人便容易遭受外邪侵袭。倘若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 肺热就会导致肺的肃降功能损伤,津液损伤从而导致大肠内的津液质乏而导致大便干燥干结。

很多便秘患者都会采用“泻法”治疗便秘。然而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就曾强调, 便秘不可妄用泻药。 如《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云:“大抵治病,不可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至引导于下而不通,遂成不救。”

因此治疗热秘,中医多采用清热通便的方法,但也不能偏执于泻火通便,还应兼顾养阴固本。 三仁汤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利湿方剂,在该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慢性便秘也有较好的效果。该方以白蔻仁、薏苡仁、杏仁三者为君,杏仁有润肠通便、宣利肺气之力,白蔻仁气味芳香,能够化湿,畅通脾气,薏苡仁清热利湿,使湿热随小便而出。三者合用,湿热之邪从上、中、下三焦而解。以飞滑石、厚朴、半夏、白通草、竹叶共为臣药。飞滑石能清利湿热,白通草、竹叶淡渗利湿,半夏、厚朴用以行气化湿,以上四味合用,共凑利湿化热之功,协助君药,提高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杏仁、蔻仁、薏苡仁均含有各种油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的便秘患者中,只有少部分患者会选择到医院就医,绝大部分都会选择自行服用药物,或者食用其它偏方。如说隔水蒸香蕉、空腹喝蜂蜜水、用荷叶桑叶煮水喝等等。 但这些方法大多只是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并无法根治便秘。

中医讲究辨证思想,便秘的证型多种,且涉及的脏腑不同,有些方法不对症,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加重便秘的情况。因此,当出现便秘的时候,还需咨询专业的医生,辨证论治,对症下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