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0
1. 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是中国水平最高的大学合唱团之一,团员由天津大学非音乐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生组成。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副主任任宝平教授担任常任指挥。30余年来,合唱团演绎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和近现代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千余首,其中多数作品为中国首唱。
2. 天津市音乐工作团前身是1938年4月在河北省平山县成立的“平山县铁血剧社”。1943年4月剧社更名为“晋察冀群众剧社”,1948年5月改称“华北群众剧社”。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华北群众剧社作为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的“第一宣传队”随军入城。1950年6月,以群众剧社的音乐工作人员王莘、曹火星、刘沛、徐明、顾品祥、张学明、肖云翔、韩孟震、陈继续等为骨干,招收一些青年学生,成立了天津市音乐工作团。王莘任团长,曹火星任副团长,鲍昌任族竖胡指导员。音工团演出的歌曲多是解放区流传和进城后创作的音乐作品,如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和《红五月联唱》,云翔创作的《祖国之歌》、《运输工人歌》,孟震创作的《钢铁工人歌》等。当时,音工团面向社会招收音乐人才,很快就组织起近百人的音乐队伍,并涌现出一批骨干力量如李平、林青、王巍、阎家鸣、楼乾利、王子申、牛万里等。该团只存在一年多,但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3.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1951年9月,以天津群众剧社和天津音乐工作团为基础建立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设有歌舞剧团,王莘任团长。1953年,歌舞剧团改为歌舞团。1956年,歌舞团从“人艺”分出改为独立建制,王莘任团长,曹火星、鲍昌为副团长。当时,该团由刘管乐、阎海登、殷二文、郭文章组成的民乐组,创作整理出一批具有华北地区特色的乐曲《小太平》、《柳叶青》、《放驴》、《荫中鸟》和《红花遍地开》等曲目,在全国影响很大。1956年8月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农业合作化”大联唱和民歌《夸女婿》、《对花》、《王三姐赶集》等,受到好评,并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此期间,该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进行慰问演出,王莘创作的《防空哨之歌》、《英雄的阵地马良山》、《只因为立功喜报到了家》等歌曲,颇受指战员欢迎。该团还去内蒙边防为战士进行慰问演出;去康藏高原为藏族同胞演出。还曾走出国门到埃及、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演出。演出的歌舞节目主要有《茉莉花》、《锔缸》和吹打乐《大得胜》等。
4. 天津人民歌舞剧院乐团1959年,天津歌舞团扩建为天津人民歌舞剧院,设有乐团。乐团是由原天津歌舞团管弦乐队扩大组建的。建团后,即排演民族的和西洋的管弦乐曲,陈贻鑫担任指挥,1964年乐团建制撤销,将管弦乐队分配到歌舞团和歌剧纤颂团。“文化大革命”期间,歌舞剧院改称“东方红歌舞团”,排演了钢琴伴唱《红灯记》、交响乐《沙家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的天津歌舞剧院,设有歌舞团、歌剧团。歌舞团创作排演的大型舞剧《孔雀恋歌》,参加天津市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和表演奖。此剧先后去北京、济南、上海、杭州、郑州、长沙、桂林等地演出200余场。1984年为庆祝引滦工程胜利竣工,创作演出了《引滦大歌舞》。歌剧团恢复后,排演了天津作家航鹰创作的新歌剧《喜事的烦恼》。此后,陆续排演了歌剧《泪血樱花》、《银杏树下的爱情》、《广厦抒情曲》、《三个女儿的婚事》、《芳草心》和音舞诗画《唐宋风韵》等。还排演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由韩伟、王泉编剧,云翔、孟震、辰午作曲,于淑珍、关牧村主演的歌剧《宦娘》。该院多次出国演出。1966年、1977年两次赴日本,1982年赴英国北爱尔兰、塞浦路斯,1984年赴澳大利亚的访问演出,均有民族器乐合奏、独奏、女声独唱等。1985年6月,该院建制撤销,分别建立歌舞团、歌剧团、交响乐团、轻音乐团。
5. 天津歌舞团天津歌舞团于1985年6月成立,有演职员180人,孙振东任团长。该团建立后多次参加重要演出活动。例如:1986年6月参加“第四届华北音乐舞蹈节”,演出该团创作的《津门花会》、《老山情》等一台音乐舞蹈节目,受到好评。1988年1月,该团演员张金路、金三鹏、黄霞、齐连升、王玉、刘俊红等赴云南老山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演出节目有《老山情》、《青春的火焰》、《红烛》、《追鱼》、《鸽子》、《小小水兵》、《恰恰舞》、《伦巴舞》等,受到部队官兵热烈欢迎。同年8月,该团关牧村、于淑珍、杨德富、刘颖、王惠林、高克勤、李淑明、米守国、戴凤春、金三鹏、刘俊红等一行38人赴新疆演出,演出节目以声乐和芭蕾舞为主,受到当地党政军民热烈欢迎。
6. 天津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建于1985年6月,有演职员120人,首任团长韩孟震;第二任团长兼首席指挥王钧时。乐队为“三管”编制的大型交响乐队。乐团成立初期,一批老艺术家如作曲家韩孟震、王连锁,词作家倪维德,演奏家森林、李桐洲、楼乾利、李柏云、管文宁,歌唱家赵英明等发挥着骨干作用。他们曾创作演出了交响声乐套曲《腾飞吧祖国》和《现代天津最风流》。后培养出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如作曲家李刚,演奏家董金池、吴经齐、杨德龙、曹国良、赵燕春、王猛、王韫、夏冠苓,歌唱家张铜龙、李华典等。建团以来,先后举办6届“世界名曲欣赏晚会”、5届“海河之春”音乐会、“春之声”交响晚会,以及“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中国京剧交响音乐会”、“中外电影经典歌曲音乐会”等。还多次举办世界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专题音乐会,曲目有贝多芬第1至第9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1、4、5、6交响曲。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比才第1交响曲等。
7. 天津轻音乐团1983年,在天津文艺体制改革期间。天津歌舞剧院张建国、李青、赵学恂等人组建试点承包的“轻音乐小分队”,由33人组成。张建国、赵学恂、黄健为领导小组成员,青年歌唱演员李青领衔演出。自1983年5月23日在延安剧场举行首场演出后,至1984年5月的一年当中,先后赴东北三省、华北各省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深圳等地演出300余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效益和丰富的经验。1984年6月,在“小分队”基础上组建天津轻音乐团。轻音乐团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体制。编制40人,张建国任团长,何文茂、赵学恂、李青先后任副团长,市文化局党委先后委派冯素贞、苗维成任政治指导员,庞跃江任党支部书记。新体制打破剧团吃国家“大锅饭”,演员吃剧团“大锅饭”的旧体制。乐团每个成员除完成本职工作外,都兼职一些事务性工作。演员的工资,按贡献、作用和工作量的大小实行合理分配。为适应演出市场的变化,该团自1992年起兴办第三产业,开设音乐家酒楼和音乐家歌舞厅。1995年底该团并入天津歌舞剧院。
8. 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设有声乐、管弦乐、民族器乐三个音乐门类的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于1979年11月1日建立,隶属天津市广播局。全团演职人员共有120余人,音乐部分70余人,崔岩、李志男、万卯辰先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