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13
《中国美术史》课程是美术学院教学的专业必修理论课和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骨干课程和延伸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对中国美术历从史前到近现代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等有最基本的了解,把握传统艺术形式语言在美术历史进程中的演进和流变,认识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规律,从而使学生以本民族艺术传统为依托,在较高的文化层面和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中进行专业研究和艺术创作。
始创:自1982年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前身即洛阳师专艺术系美术科时期起,即面向专科生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注重专业建设,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特色,《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既兼取国内各名校《中国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之优长,更注重务实,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强调良好的教学教法的运用,较早形成并实现了通过《中国美术史》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认知、学科理念培养发挥重要意义的特点。
发展2000年洛阳师范学院升本,实现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美术学院成立,对《中国美术史》课程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美术史》课程建设进入长足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美术学院不断地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改革,已经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强调在单位教学时间中的专业信息量增大,注重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引入教学,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注重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基础性内容和最新学术成果、本课程和相关课程、传授知识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关系。使得《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形成典型的洛阳师范学院教学所倡导的的科学性、规范性、发展性特点,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培养知识结构全面且具创造性美术人才的过程中效果显著。主讲教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努成就和教学队伍的整体提升和成长,对《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产生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有力的影响。
改革2000年至今是该课程走向成熟化和正规化的时期。2004年洛阳师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被批准为洛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在此背景下,美术学院将主干理论课《中国美术史》课程作为一门精品课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重点建设。在本课程的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以培养新时期的学生美术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改革《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为起点,以教材内容在经典性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区域文化优势为抓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行了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内容建设。2000年开始进行《中国美术史》课程内容建设,重新建立《中国美术史》教学新的框架体系。一方面更加注重《中国美术史》发展和中国古代传统历史文化的相互关系,努力吸取文化等多学科的成果,用高屋建瓴的文化范型来阐释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及揭示美术现象后面的本质。另一方面,在体现《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经典性的基础上注入区域性历史文化课程资源。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以《中国美术史》为核心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延伸课程建设,如《河南古代美术遗存》、《河南民间美术》、《河南传统美术欣赏》等专题性课程,都已成为美术学院和全校公选的主要选修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2、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列为我成教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2004年该网络课程被评为省教育厅一等奖,2005年获评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在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课件制作。2001年开始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信息引入课堂,丰富《中国美术史》课程的信息来源及信息呈现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水平及效果获得同行及学生高度评价。
4、网络教学。积极参与我校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可以实现同步教学、异步教学以及指导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开发和建设了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及延伸课程,完成了《中国美术史》网络课程、河南古代美术遗存、河南民间美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构。获得河南省及教育部奖励。网络课程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5、精品课程建设。多年来积极建设《中国美术史》课程,为建设精品课程作好基础工作,在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料收集及整理、课件制作、录像资料、举证材料、网络资源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良好的基本条件和显著的特色。并且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潜力。2008年4月,《中国美术史》课程获批洛阳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现状2009年10月洛阳师范学院获批河南省“艺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美术学院加大了办学条件、经费、设备、科研、项目等方面支持力度,《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建设由此获得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强大的发展推力。《中国美术史》课程在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及进一步实施相关网络课程建设、大型艺术网站“艺术河南”建设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目前学科人员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美术精品课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主持着全省《中国美术史》论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
2010年2月,洛阳师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全面改版,新版《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理念的开放性、视觉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适用性诸方面,均体现了新理念、新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