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身养德有三种方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7
古人修行的方法三肿么拿的起放下新的阵地的稳走的正看得直,基本上就是这三种
第2个回答  2020-11-18
1、修身之道一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有事斩然,无事修然;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思之坦然,为之善然。
2、修身之道二
   一身浩然气,二袖清白风,
  三分傲霜骨,四时读写勤,
  五谷吃得香,六神常安定,
  七情有节制,八方广结缘,
  九有凌云志,十足和善心。
修身养性的环节
个人修养的重要环节与道德品质的结构和道德教育的过程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概括为“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是佛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前提。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在“知”的基础上产生,并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
所谓“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自学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而作出行为抉择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所谓“信”,即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一道德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真诚信服及由此产生的对该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确立这个“信”,是道德修养的核心。
所谓“行”,即习惯化了的道德行为,是指人们由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武库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可见这个“行”,是道德修养的归宿。道德修养的目标涵盖而较广,大而言之,包括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一个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者,做一个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小而言之,包括怎么做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