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性,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1
  “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在刚结束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他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党员干部要守哪些“不成文”的纪律?
  “规矩”是十八大以来他讲话中出现的高频词。其中,“成文的规矩”不难理解:有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有规定对违纪党员处分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除此之外的成文规矩还有许多。有些纪律为人熟悉,有的纪律一般人不熟悉,然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通过组织程序写成了白字黑字。
  不过,他所说的“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指的是纪律之外的规矩,乍一听似乎让人产生陌生感。而那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却活跃在每个党员的生活中,他和党的领导人也早有论述。
  官商交往“不要勾肩搭背”
  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他参加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他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官商交往“勾肩搭背”,既是一个表面上的动作,又是对一些变质的官商关系的侧写。他立下这一条规矩,就是告诉官员怎么跟商人打交道。
  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2014年5月,在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他提出,领导干部在改进作风时,“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随着“反四风”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他敏锐地意识到“反四风”本身可能在一些地方沦为形式主义的动作。于是,这项新的规矩就有必要产生了。
  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对于“封妻荫子”现象,本来有《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予以约束,形成了明文规定的纪律。但是在规定之外,一些官员还是会依仗自己的权力,绕过规定的约束,大打“擦边球”。这项规矩覆盖了纪律没有刚性规定的范围,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同样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他还强调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一些地方发生“塌方式腐败”现象,就与这种“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腐败行为,我们有着纪律来约束,对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就应该由规矩来约束。
  入党就要放弃部分自由
  除了他,中纪委书记也对共产党员的规矩有精彩论述。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入党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放弃的要更多,责任和担当要更大。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党员干部相比普通公民承担的更多约束,“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打击“裸官”等举措,都体现了党员干部不应该享受有的“自由”,这句话当然就成了不是纪律的规矩。
  没有人敢挑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纪委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讲究德治礼序,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纪委书记对党员干部立下的规矩。他提到,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依纪管党治党提供文化营养。
  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中纪委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还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这条规矩针对的就是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党内“团团伙伙”、政治生活庸俗化的现象,实际上也是跟“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密不可分的。党员干部守不守规矩,就是既要看“阳”处有没有遵守纪律要求,也要看“阴”处有没有真正按照政策要求来执行。末成文纪律还有许多,怎样遵守考验干部的党性。(为过审用“他”代……你懂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