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愿每个幼小的心灵都不再有阴影和伤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心都是揪着的,甚至难过的无法呼吸。

这是一部注定会留存电影史的伟大影片。

《熔炉》的热映在韩国一度造成了“熔炉效应”,在民众的高声疾呼下,当年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甚至于,韩国国会为此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

一部影片影响到了国家政策,这在电影史上是很少见的,不仅是因为电影主题比较敏感特殊,还源于电影各方面的优秀制作。

姜仁浩通过自己的老师金教授的介绍来到小镇雾津的一所聋哑人学校当美术老师。

来到学校后,他发现学校的氛围紧张压抑。这里的学生脸上没有一个未成年人该有的单纯和快乐。

他试图和孩子们进行交流,但是,他们的回应却是抵触和冷漠。他觉得十分奇怪。

一天放学后,他在学校的走廊里听到了奇怪的叫声,出于好奇,于是他循着叫声找了过去。越走近,叫声越发的凄惨。当走到女厕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因为凄惨的叫声就是从这间厕所里面传出来的。

“里面有人吗?”

他一边问一边试图打开厕所的门,但是门被反锁了。

他晃动门把,试图打开厕所的门。

“喂!你干什么?”

“里面有叫喊声,我想进去看一下。”

“即便里面有声音,你也不能进女厕所啊!”

“这里的学生就是这么奇怪,他们无聊的时候就会发出这种叫喊声来吓唬人。”

姜仁浩的举动被保安给阻拦了下来。

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们知道了这是校长在对学生进行性侵。

不只校长,还有校长的弟弟以及朴老师。他们不只暴力性侵了女孩子,甚至包括男孩子也被性侵。

民秀、研斗和宥利,不堪折磨再一次选择去报警,但是他们却又再一次被警察送回了学校。

他们为此遭到了毒打。

姜仁浩看到了民秀和妍斗遭受毒打,他把他们带到了社会维权组织徐干事那里。

从此刻开始,事件开始发酵。

徐干事和姜仁浩帮助三个孩子把校长、校长的弟弟以及朴老师告到了法庭,但最终在黑暗的官商勾结下,三个施暴者只得到了轻判。

徐干事代表孩子们继续抗诉,但最终还是被驳回。

影片的整个基调都是非常低沉和伤感的,为电影主题的悲伤和难过起到了很好的服务。

即便是在海边玩耍的那场戏,虽是要表现出安静和温暖的场景,但是这暖心的一幕也选择了克制,而不是张扬的放肆开心,仿佛是从悲伤中好不容易挤出的那么一丝丝温暖。保持了电影整体隐忍悲伤的基调。

影片采用的是线性叙事法,其中有多处蒙太奇的穿插,增加了故事的精彩性和悬疑性。

影片唯一的一条线就是校长和校长的弟弟以及朴老师对学生性侵,暴露后被告上法庭,最终却被轻判。

导演没有选择多线条进行叙事,而是选择了一步一步的把事情讲清楚,这样就更加突出了电影主题,让事件的结果显得更有震撼力,更引人深思。

影片开头埋下了一个伏笔,以小镇的大雾作为隐喻。小镇的大雾不仅让道路看不清,同时也模糊了公平和正义。

姜仁浩开着车在大雾中出了车祸,这预示着他的此行不会很顺利,同时也预示着案件在满是大雾的雾津遭遇了人为的祸患。

事件发生一年后,姜仁浩在地铁里看到了一张雾津巨大的宣传海报。海报的主题是 “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 这是对开头伏笔的呼应,同时也是对整个事件巨大的讽刺。

影片拍摄镜头采用的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为深入和生动的刻画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特写镜头,有力的表现出了人物的伤心和悲痛,让电影更加的有感染力。

研斗从校长的办公室逃到了厕所,她把自己藏在其中的一个隔断里面。她刚把隔断锁起来,校长就紧跟着追了过来。校长一个隔断一个隔断的搜。小小的研斗蹲在马桶旁边害怕的浑身颤抖,她用手紧紧的捂住嘴,眼泪不停的滚落下来。

校长走到研斗所在的那个隔断,门是锁着的,这时他的脸上阴险的露出了窃笑。 这时候的镜头运用的是特写镜头,把校长狰狞的面孔刻画的入木三分。

校长从旁边的马桶上准备爬到研斗所在的隔断。研斗听见了声音,抬起头看见了校长得意又狰狞的脸。她惊吓又绝望的开始哭泣。那哭声撕心裂肺。

导演也用了特写镜头展现了研斗惊恐又绝望的脸庞。小演员表演的很到位,完全演绎出了当事者的绝望神情。镜头为人物情绪的传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研斗因为被虐待入院,不能来上课,宥利没有伙伴一起画画了。姜老师让宥利画他,而他画宥利。姜老师把宥利画的非常漂亮,看到自己漂亮的自画像,宥利开心的笑了。 特写镜头下宥利的笑脸那么的天真烂漫,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笑容。

影片刚开始时,民秀的弟弟卧轨自杀,镜头只给了一只鞋的特写镜头。民秀最终和朴老师同归于尽时,镜头也是给了一只鞋的特写镜头。 呼应了两兄弟的悲惨命运。

民秀脸部的伤给了几次特写镜头,除了一层一层的淤青外,通过特写镜头下,我们从民秀的脸上也看到了冷漠和仇恨。

好的电影应该带给人思考,《熔炉》做到了。

思考的同时,也应该有更多的反思和行动。

金干事问: “通过这件事情,你们觉得有什么改变?”

“我很开心。因为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也是会被珍惜的。”

愿每个幼小的心灵都不再有伤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