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数学无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我从小就不喜欢数学,小学四年级学期末,老师站在讲台上为班里的优秀同学一个个的颁奖,我看着台上台下来来往往的同学,满眼惊羡。

“林安夏。”

啊?我吗?

按下心里的诧异,我走上讲台,在众人的目光下,接过老师递过来的奖状“语文单科奖”,再看看同时递过来的通知书:语文132,数学59。

我就知道!

……

数学真无聊,真难,真烦!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在讲台下昏昏欲睡。

“下面这几题,我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算。”

数学老师的声音惊醒了一教室的学生,我环顾四周,发现每个同学都死死的低着头,努力降低存在感。

我飞快的抬头看了一眼黑板,上面的鬼画符张牙舞爪的涌来,毫不掩饰它的恶意。老师开始寻找解题人,我低下头抑制不住颤抖,太可怕了。

削尖的铅笔陷入数学课本,留下一个黑窟窿,数学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黑窟窿。

数学课我听不进去,一上数学课就走神的人可能不只是我自己。后来的小学测试,初中测试,甚至是中考,数学一直在拖我后腿。

我如愿考上了高中,却在理科上跌了跟头,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被我统称为理科。只要是跟数学跟理科有关的我都深深痛恶。

我也曾努力过,然而课前的信誓旦旦抵不过课后的徒劳,我一次次的败北,四科加起来不足二百分的我,不配说话。

终于等到文理分科,别人还在纠结选文还是选理时,我毅然决然地选了文,想都不用想,我选理就是找死。

少了理科三兄弟的拖累,我成绩开始慢慢起色,数学还是偏科,但总体成绩不错。高二我进入实验班,数学老师的讲课方式、讲课速度我常常不习惯,在这个陌生的班级,每个同学都在奋笔疾书,他们不似普通班的同学懒散,看似也不是很好相处,我更不好打扰人家。

在实验班适应了一星期后,跟我同期进去的有些普通班学生陆陆续续转回原班,我纠结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踏入班主任的办公室。

“你为什么要转回普通班?”

“我数学太差,跟不上。”

“你叫什么名字?”

我就知道!班主任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我真是一个小透明,我低下头不情不愿的回答:“林安夏。”

“林安夏?”隔壁传来声音,数学老师突然插话:“就是那个连书上例题都不会的林安夏?”

老师……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

“你的成绩我看了,还不错,就是数学有点差,还有两年,慢慢会跟上的,你先回去吧,过段时间你如果还想走,我肯定不留。”

一念起,一念灭,起灭之间变化的都是人生。

我很感谢那年的班主任,他的那句挽留,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还是高二十三班的班主任,后来,数学老师因为老婆产期在即辞了我们班的工作,我们又换了一个老师。

那是个女老师,看着很年轻,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毫不夸张的说,她是我十几年学生生涯里的一个指路明灯,没有她,我高考这道关可能会跨不过去。

我在实验班坚持了下来,因为基础差,在新的数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步依然很慢,但我身上发生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我不在讨厌数学了,我上数学课能听进去了。

偏科的标签依然紧紧张贴在我身上,每次考完试去办公室,我们班主任都会略带调侃的来一句万年不变的话:“林安夏这次数学又考了六十几啊?”

我也从刚开始的闷闷不乐:“什么六十几,我明明考了七十多。”到后来能自信的回答老师一句:“我这次考了一百多呢。”

一百多呢,这句话说出来就很让人有底气。

后来上了大学,专业选了经济学,高数这个难搞的科目也被提上了日程,它很像小时候的数学卷土重来,又比小时候的数学更加可恶,我很快发现,高数,我又听不进去了。

大一期中考微积分考了37,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分数,它让我面临着期末挂科的危险,下半学期的我明显很焦急但又无可奈何。

有个同学曾经这样评价过我:“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会考不好,在你身上总是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你是一个有潜力的选手。”

我这个有潜力的选手在大一期末考之前,网上自学了三天,最后以83的成绩过了微积分。

大二上学期,我又如此复制粘贴,网上自学两天以86的成绩过了线性代数。

我自己也感觉很惊奇,我把这些归结于幸运。但也不得不说一句,期末考突击自学真的挺苦的。

今天早上,我打开了网课,概率论老师在屏幕那边絮絮叨叨,我坐在电脑前云里雾里,忍无可忍之下,我拿起手机,打开写下了这篇文章……

快期末考了,其实我也怕挂科……可我真的听不懂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