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丈夫——孟子 3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孟子》一书中孝字出现了29次,涉及孝的言论和内容有50多处。孟子推崇舜,其意义在于宣扬和阐述孝道思想。孟子之孝道思想是在批判不孝行为中展开的。战国时期,政治混乱,社会失序,基于血缘亲情的孝道受到了很大冲击,子女不仅不顾父母之养,而且还使父母蒙羞,甚至受到危害,“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孟子反对不孝行为,谴责人之不孝是禽兽。孟子之孝道思想与孔子孝的思想一脉相承,譬如,强调以敬为主赡养父母,提出“养志”与“养口体”的概念。又如,肯定父子相隐的思想,认为“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上》)。意思是,父子之间不用善的道理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的道理来责备对方,就有了隔阂,一有隔阂,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了。再如,坚持孝敬父母的礼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几乎是孔子原话的重复,反映了孟子之孝道源于孔子。更重要的是,孟子之孝道思想完善了孔子孝的思想,在理论上为孝的思想提供了人性善的依_;在范围上把孝从个体行为拓展为社会行为,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实践上丰富了孝的内容,提出了得亲、顺亲、悦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孝悌的操作性和具体动作。性善是孟子孝道思想的灵魂。孟子从人性善角度论证阐述孝道,给予儒家之孝以理论说明和形上依据。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孝也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孩童时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把这种天性称为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在孟子看来,孝实际是人性善的内核和初心,人性善最直接、最内在的流露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礼、乐都是围绕“事亲”和“从兄”展开的,“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意思是,智的实质,就是懂得孝悌的道理而不可离弃;礼的实质,就是对孝悌加以调节和修饰;乐的实质,在于高兴地践行了孝悌,于是快乐就产生了。只要一产生快乐,那怎么能抑制得住,怎么能停下来,于是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在孟子看来,尧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学习尧舜,做孝悌之人。有一个叫曹交的人问孟子,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孟子鼓励地答道:“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告子下》)治国是孟子孝道思想的目的。孟子强调孝道是为了平治天下,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仁政是平治天下的关键,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依靠施行仁政,失去天下是由于不行仁政,“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与仁一样,孝也具有平治天下的意义,“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意思是,道就在近处,却往远处去找它;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做它一其实只要人人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在孟子看来,周文王能够推翻商纣王,建立西周王朝,就在于他施行孝道,善养老人。《孟子·离娄上》记载了孟子的一段话,先是说伯夷和姜子牙两位贤人为了逃避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一个居住在北海之滨,一个居住在东海之滨,他们皆“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意思是,伯夷、姜太公听说文王兴起,认为之所以归附文王,是因为西伯是个善养老人的人。而后感叹道,连伯夷、姜太公这样的贤人都归附文王,天下怎能不归文王呢?“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最后告诫诸侯,只要像文王那样善养老人,七年之内就能平定天下,“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那么,周文王是如何养老的呢?就是让老者吃饱穿暖,没有挨冻受饿的情况,“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不能尊老养老的国家必定灭亡,讨伐不能尊老养老的国家必定胜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一方面告诫梁惠王要推行孝悌忠信和尊老养老,另—方面要求讨伐不尊老养老的诸侯国:“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意思是,别的国家妨碍老百姓适时生产,使他们不能靠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儿离散。这样的国家使老百姓陷于深渊之中,王去讨伐它们,谁能抵抗你?所以说,仁德之人是无敌的。请王不要怀疑。敬亲是孟子孝道思想的基础。孟子忠实地继承了孔子事亲要做的思想,“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万章上》)。具体区分为养志和养口体两种情况,养志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生理需要,而且要在精神上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养口体就是只满足父母的生理需要。孟子很喜欢树立典型,在他看来,养志的典型是曾子,养口体的典型则是曾元。曾子孝养父亲曾皙,很注重曾皙的心理感受,在撤去酒肉的时候,必定问曾皙还有什么需要,而曾元则不管父亲曾子的心理感受,撤去酒肉时,就不问曾子的想法。孟子认为,如能像曾子那样孝敬父母,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在孟子看来,敬亲要得亲、顺亲和悦亲。得亲是得到父母的欢心,顺亲是顺从父母。“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所谓悦亲,就是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快乐。孟子认为,悦亲不仅是敬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取得领导信任和取信于朋友的基础,不能悦亲的人,就不可能得到领导和朋友的信任,“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的实质是心诚和性善,没存心诚和性善,就不能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强调,能够敬亲、得亲、顺亲和悦亲,就是天人合一,与天命在一起,“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上》)。来源:月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