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的建制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东汉和帝永元(89-105)年间,分宕渠之东置宣汉县(今达州市通川区治)。隶益州巴郡,不久移巴郡治此。
献帝兴平元年(194),巴郡移治安汉(今南充市北),宣汉县成属县。
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为巴西郡,宣汉属之。建安二十三年(218),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今渠县土溪乡城坝村),宣汉县属之。
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次年,省宕渠郡还巴西。后主延熙中(238—257)复置宕渠郡,“郡建九年省”,仍入巴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又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宣汉县先后属之。析宕渠郡新置巴渠郡于宣汉县(今达州市通川区治)。
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及宣汉县,其地入万州。梁大同中置宣汉县,为伏虞郡治,县城在四川仪陇大罗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
北周建立(557)置宣汉县(治今宣汉县五宝乡)。属和昌郡(郡治东关故城,今万源市固军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通州三巴等4郡、并州和昌郡、开州东关郡合置通州(治石城县,今通川区治),宣汉县属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通州置通川郡,宣汉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改通川郡为通州,宣汉县属之。太宗贞观元年(627),徙宣汉县治新安废镇城(一说徙治于今达州宣汉县东乡镇)。仍属通州。天宝元年,罢州为郡,通州改通川郡,郡领县。肃宗乾元元年(758)罢郡复州,悉复原名。宣汉县先后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宣汉县先后属前蜀(907—925),后唐(923—936,926年后唐灭蜀)、后蜀(934—965)的通州。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平蜀,改通州为达州宣汉县属之。乾德五年(967),省宣汉县入东乡县。四川东乡县明成化元年复置,今与江西省重复,其设置在后,拟即改名。宣汉县为汉宣汉县地,拟即名宣汉县。
1949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宣汉县城,宣汉解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