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最近,无意浏览到一篇文,确切说是一位作家关于创作的随笔心得,观念独特,字里行间透着灵犀和才智。

他涚  “作家是把灵感变成常态的人。” 

          “  写作独立于阅读之外。” 

“ 写作的最佳状态是一句句地剥开自己的黑暗,而不是自己明明白白。你无所谓往哪里去写,写到哪里都是好的,因为不知道目的,所以处处是目的,没有路,所以遍地都是路。” 

“  我写作从来没有先起一个名字再写作的 ,每一篇文章都是无名的,写完以后,顺手摘文章中的一个句子放到前面,就算是名字。” 

关于读者他竟然说 :“  作家不需要过多地为读者着想,尊重读者的唯一方式是你作品的品格。” 

我想这是谁呀? 自信牛掰的感觉,他写过怎样的文,我还没有读过。我错过什么了?

他的名字叫刘亮程,新彊本土作家,《一个人的村庄》是他的代表作,老实说,我不知道它是散文还是小说,因为我仅仅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位作者和书名, 它们会在某些时候闪过或被人提起过, 然后就沉寂了。

我关注李娟多一些,读她的散文,会不自觉被吸引,那些文字质朴的灵动是跳跃的,是被遥远神秘新疆风情的汲养下自然形成的珍宝。去看她的成名史,我捎带知道了那个名字一一 刘亮程,他最早发现李娟和她的文,如慧眼的伯乐,在风沙扬砾中捡拾到一块璞玉。 我想李娟是幸运的,寂寂无名行路中,还能遇见像刘亮程这样的老师,去热心地鼓励和推介。

说来惭愧,这就是我对于作家刘亮程的最初认知。我并没有被《一个人的村庄 》这个简洁书名吸引,“ 村庄” 还 “一个人的”  ,肯定是农村题材,可能土得掉渣,一个人的村庄能成什么世界,我想象不出,它多单调呀,寡淡无趣的。要看的好书太多了,书单里一次也没有列到作家和这本书。

这次碰巧读到这篇随笔,如同发现了至宝被点醒和触动,那些关于创作的习惯和领悟,于我自己的感受和习惯竟然有相似处,像走夜路无意撞见了一个同类,竟然有惊喜之感。迷茫中多了些安慰。

因为,我自己写文有个习惯,凭感觉去写,写好了最后才设题目,诗也是,有时想不到什么好题目,干脆就是无题,于是无题越来越多。

还有,谁的生命不迷茫,茫然、矛盾、焦虑、无措时也确实没有明确主题,像作者一样只有开头一句,随后就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了。

散文好写,但出彩的好散文未必好写,它最能反映创作者的喜恶性情,如果说小说靠塑造人物形象吸引读者,故事靠情节的发展推动看点, 散文就是真情 和 独特了,散文里淌着无需模仿的个人风格, 让有幸读到的人耳目一新。

我知道查找度娘,一定能找到很多关于作者的简介,还有很多的好评和奖项。

但,我还是想专门,不带任何干扰地去读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巧了,一注意到他,刘亮程的名字再度入眼,这次微信群里的 《 远路上的新疆饭 》,我一口气读完,果真,充满着特有的新疆风味,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 一大盘子鸡肉上来热气腾腾,占据了桌子的大部,红辣子皮青辣椒,白葱绿芹黄土豆,再加上皮亚子(洋葱瓣),满满当当堆着如小山 ”  这就是新疆大盘鸡,它让久等的人食欲大开,平添大吃大喝、大快朵颐的豪气来。”

看得我想吃过油肉拌面了。

“多少年后我还喜欢在路边的小饭店吃饭,望着往来车辆,想找到年轻时的那份忧伤。我20多岁时,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想望见40岁50岁的自己,到底走到了哪里。如今我年近60岁,知道已走在人生的远路上,此时回头,看见20岁的自己还在那里,我在他远远的注视里,没有迷路,没有走失。”

这样的结尾,一下子会打动你的心。

《一个人的村庄 》散文集,我先读了《寒风吹彻》和《 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两篇入选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

读到第一句就怔住了,作者的行文用语太独特了,质朴中透着灵性, 每一段可以嚼出诗意和哲理,叙述通篇有诗行的感觉。第一句中两个“雪”字的重复,有了强调的意味,这自然界中的落雪除了雪本身,似乎有了更深层的意味。

他一定写过诗,我猜想,果然一查,作者写散文之前写过很多年的诗歌。

破败的脏乱的落后的乡村,在他的眼中却另一番景象,这里的花草树木、动物牲畜昆虫蚂蚁乃至自然的万物,皆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质,哲思般的感受在文中不断地闪现,他与它们对话,或者只是他自己的喃喃自语,使他的整体文字呈现出无比寻常的意味。

读到后面你会发现,孤独使他的文字生长出特异功能,这真是他的村庄,别人眼里土得掉渣、荒凉落后、无趣无味的村庄,在他眼里却是个无限丰富,充满生机的世界。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就借用于对风、雪、狗、马虫花草等等的描述中。或许,在万事万物中,人在自然中总能寻到慰籍,在人群中却未必,因为有时候跟人打交道是令人恐惧的。

他跟石头说话,听懂风的语言,他沉浸于自然的感受和臆想,变得超然、敏锐又深刻。他不动声色地讲述那些生活中的苦难残酷,让读到它们的人内心震撼,泪眼婆娑。

一篇篇散文,那些看似质朴的文字,经过作者奇异的排列,它们就成了富有灵犀,充满哲思的语言,仿佛能拂过心尖,轻抚灵魂, 让你在孤独的沉淀中体会到生命、自然的残酷和美丽。

真正使一个作者熠熠生辉的,是他们的思想而非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

有人说读了 《 一个人的村庄 》,这是继沈从文和汪曾祺之后,又一次看到当今中国作家如此具有灵性和才华的文字。

从今往后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谁的散文,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刘亮程的。

因为还没有全部读完他的散文,我的心得发现有限。在零星的业余时间还会继侯读下去,一个人的村庄,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从现实的土地上飘浮到云端,不停地寻找喧嚣中的那份宁静、孤独和自我。

2021--7月      风铃手记

作者简介:

作家,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农民出身。

《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附《 今生今世的证据 》摘录

寥寥几个意象,村庄的感觉顿时就出来了。包括后文中的  “白灰”  “泥皮”  “ 土坑 ” ,初读时总觉得是一个人背井离乡又归来后的感慨,村里人都去了城市,乡村不再是乡村。

当一个在乡村的月光下度过了童节、少年、青年时光的人都已经难以寻回自己的村庄,又有谁能寻回?

想想农村的变迁,细思极恐。

(曾经的生活为什么需要证明?向谁证明?要证明的又是什么?)

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到底是什么?就是这几棵树么?应该不是吧,读到这里一股悲凉涌上。

越往下读,越能嚼出杂陈的味道。

当一个作品问世,它就与之前的作者无关了。你读到的、想到的,其实都是你自己的故事。

你会不会想起那些在村庄度过的童年时光?  你会不会想起村口的池塘、飞起的瓦片?许久不见的红墙灰瓦、开满小径的野草野花,还有再也找不回的小伙伴……

可怕的是,如果村庄里的人都已不在村庄,这还是之前的村庄么?

如果你没有办法证明这是你的村庄,你又到底属于哪里?

所以,作者说,这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是篇看后会震撼的文字。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就从这里开始,作者开始用冰凉的双手,抚摸自己的一生。三十岁,刚刚而立之年,却迫不及待地体会人生。

“ 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熟。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作者赶着牛车去装柴禾,冻坏了腿。父亲却一见他就问: 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好像感知到作者的刺痛从哪里来。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 ,一一  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当寒风从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

心的一部分冷了,就再也暖不过来了。是这样吗?

(作者八岁时父亲去世,十几岁时独自一人出门去拉柴禾,文中的父亲已为继父。)

作者听说西边村子里冻死了一个人,却不敢相信他死了。“ 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所以作者说  “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作者用大段大段的篇幅描写寒冷,但他没有忘了描写温暖,只不过这温暖有限,甚至有时杯水车薪。

“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避的,又是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给了你们。”

“ 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梦把天空顶高,让土地更加辽阔。

2021--7月    风铃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