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名人不讲诚信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1、蒋介石

1908年21岁的蒋介石赴日本,并加入了同盟会,并结识孙中山,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伺候踏准随孙中山并一步步取得了了孙中山的信任。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却突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七一五”政变。

在上海等地,大量抓捕并屠杀 *** 人。

吧子弹无情的射向了他的朋友,把火炮无义的开向了他的恩人。

最总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作为一个政治领导却做出这样的事,实难为人们所接受。

2、越王勾践

吴王国攻越国,勾践为保国家,为夫差做努力,后得范蠡计谋返国,在范蠡与文仲的辅佐下,十年生计,十年教训,终大败吴王国。

而吴王国覆灭之际,也是范蠡看透了勾践之时,临走留书于文仲,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可惜文仲并不相信,他没有相信自己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君王会背信于自己,直到一日勾践送伍子胥自尽的剑给文仲,质问其说“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只用了三个灭掉吴王国,剩下四个准备用给谁?”文仲最终自尽。

相信如果范蠡没有先见之明,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想想当初,勾践落魄至马夫田地,越国人才凋零,这种时候有才信主,为其鞠躬尽瘁,何等大义?勾践都可以毫无顾忌的灭杀,此之为真正的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3、朱元璋

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大量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他生性多疑,对一些功臣总是实行一种白色恐怖统治,加强特务机构,许多臣子都没有落得个好结果。

由于担心一些臣子功高盖主,他便找一些理由将他们的权利架空,甚至是将其随意以一个理由处死,以恐夜长梦多,例如徐达、常遇春等就是这样冤死的。

4、周幽王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5、孟武伯

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

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季康子说:“武伯该受罚吃肉!因为我国接邻敌国,我们不能陪同君王同行,从而不能参加这次远行,武伯你却觉得在外奔劳的郭重肥胖。”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