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盖层岩石含铀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18

沉积盖层包括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K1d)和伊敏组(K1y),以及新近系中新统至上新统呼查山组(N12h)、新近系上新统五叉沟组(N2w)和第四系全新统(Q4)。其中,在地面出露的有伊敏组(K1y),主要分布于查干诺尔盆地西部的构造斜坡带;呼查山组(N12h)分布局限,出露于盆地西南部和中东部;五叉沟组(N2w),则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的构造斜坡带的中东部;第四系全新统(Q4)广泛分布于整个盆地的中东部地区。

盆地内伊敏组(K1y)在地表露头分布较广,基本覆盖了盆地西部地段,主要分布于古宁浑迪地段及其东北部的冲果勒浑迪、哈沙廷呼都格、安达特浑迪和那尔图一带。露头上见到的伊敏组岩性主要为一套灰白色、灰黄色砂砾岩、砾岩、不等粒长石质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夹煤线,含有大量植物和孢粉化石,例如:植物化石有Sphenobaiera sp.,Carpolihus sp.等,孢粉化石有Coniferus,Densoisporites,Jiaohepollis,Inerturopollenites等(张长俊等,1995)。呼查山组(N12h),岩石组合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等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建造,但地层出露很差,仅在盆地西南部和中东部呼查乌拉一带见有出露,其成岩度很低,呈半胶结的松散状态。五叉沟组(N2w)岩性主要为玄武安山岩,颜色以紫灰、灰紫和紫红色为主,发育气孔状构造,属于火山喷出相溢流亚相的产物。第四系全新统(Q4)为松散堆积物。

利用国产 FD-802 型数字闪烁辐射仪(仪器底数为 1×10-6 ~2×10-6 eU,1eU=0.9γ),在野外地质路线调查中不同沉积盖层的岩石进行了伽马测量。在所测量的岩石中,查干诺尔盆地的西部构造单斜区铀含量显示最高。其中,下白垩统伊敏组(K1 y)岩石的放射性强度,在古宁浑迪地段、那尔图地段、冲果勒浑迪地段、哈沙廷呼都格地段和安达特浑迪地段,分别为26.77×10-6 e U(39个测点的平均值)、26.38×10-6 e U(10 个测点的平均值)、26.06×10-6 e U(65 个测点的平均值)、25.41×10-6 e U(58 个测点的平均值)和23.45×10-6 e U(58个测点的平均值)。由此可见,查干诺尔盆地的西部构造斜坡带,不仅是有利于铀成矿的远景地带,而且发育于该区的下白垩统伊敏组(K1 y)应为良好的成矿目的层。另外,呼查山组(N1-2 h)和五叉沟组(N2 w)的岩石放射性强度分别为20.45×10-6eU(19个测点的平均值)和26.40×10-6eU(35个测点的平均值)(表4-5)。

表4-5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构造斜坡区盖层岩石伽马测量结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下白垩统伊敏组(K1y)不同岩石类型的含铀性,在地表露头上采用了H-90A型伽马能谱测量仪进行了系统测量(表4-6)。从测量的较高来看,砾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5.26%~10.31%、3.62×106~9.82×106、12.56×106~25.56×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65%、5.72×106、17.20×106,Th/U值介于1.78~5.20之间、平均值为3.03;含砾粗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5.19%~7.46%、3.77×106~7.30×106、11.02×106~19.60×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41%、5.65×106、15.15×106,Th/U值介于1.90~3.90之间、平均值为2.74;漂白岩石的K、U、Th含量分别为5.64%~6.35%、6.76×106~7.05×106、18.50×106~19.09×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0%、6.91×106、18.80×106,Th/U值介于2.65~2.85之间、平均值为2.75;粗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3.20%~9.33%、3.75×106~8.54×106、6.06×106~20.44×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98%、5.96×106、15.21×106,Th/U值介于1.62~5.10之间、平均值为2.68;中粗粒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5.24%~7.16%、4.96×106~9.52×106、9.88×106~9.93×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6%、6.34×106、16.41×106,Th/U值介于1.41~3.59之间、平均值为2.71;粗中粒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4.66%~7.21%、4.98×106~8.98×106、11.47×106~24.31×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96%、6.68×106、14.80×106,Th/U值介于1.45~4.96之间、平均值为2.36;中粒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4.63%~10.55%、4.51×106~9.57×106、13.29×106~23.12×106,K、U、T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56%、6.75×106、17.45×106,Th/U值介于1.50~4.04之间、平均值为2.73;粉砂岩的K、U、Th含量分别为7.62%、5.87×106、15.68×106,Th/U值为2.70。其中,漂白岩石(白色质轻的含砾粗砂岩)的铀含量最高,其次为中粒砂岩,再次为粗中粒砂岩。铀含量较低者为粗砂岩、粉砂岩、砾岩和含砾粗砂岩。

表4-6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伊敏组露头区岩石伽马能谱测量结果

为了准确地确定下白垩统伊敏组不同岩性的Th、U含量,分别对露头区和植被较厚地段的探槽样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测试(表4-7,表4-8)。从化学分析结果来看,露头区和探槽中的不同岩石类型的U、Th含量稍有差异。其中,露头区的Th含量通常为 8.4×106~29.1×106,U含量介于0.93×106~13.50×106;探槽区的Th含量通常为 14.8×106~22.8×106,U含量则介于1.45×106~12.45×106。由此可见,露头区和探槽区的Th含量变化较大,说明近代氧化水又造成了部分铀的丢失;而露头区和探槽区的U含量最高可达13.50×106和12.45×106,说明下白垩统伊敏组具有一定的铀成矿潜力,可以作为盆地沉积盖层中的成矿目的层。

表4-7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伊敏组探槽岩石Th和U分析结果

按照岩性来统计化学分析结果的话,查干诺尔盆地西部下白垩统伊敏组(K1y)砾岩、含砾粗砂岩、漂白岩(白色质轻的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粗粒砂岩、中砂岩、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的U含量分别为1.25×106~3.76×106(平均值为2.73×106)、0.93×106~7.50×106(平均值为2.59×106)、2.38×106~5.87×106(平均值为5.23×106)、1.12×106~8.30×106(平均值为3.66×106)、6.00×106~9.10×106(平均值为7.55×106)、2.59×106~7.30×106(平均值为4.27×106)、4.18×106~8.64×106(平均值为5.54×106)、1.38×106和1.40×106(表4-9)。

表4-8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伊敏组露头区岩石Th和U分析结果

表4-9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伊敏组各种岩石Th和U分析结果

表4-10 查干诺尔盆地西部构造斜坡带不同地段岩石Th和U分析结果

另外,查干诺尔盆地西部构造斜坡带不同地段各种岩性的U、Th分析结果表明(表4-10),下白垩统伊敏组(K1y)地层中的铀含量较高。其中,古宁浑迪地段的粗中粒砂岩铀含量最高,为9.10×106,其次依次为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中粒砂岩、漂白岩石、砾岩和细砂岩,它们的最高铀含量分别为8.30×106、7.50×106、7.30×106、5.87×106、3.76×106和1.38×106;冲果勒浑迪地段的中细粒砂岩铀含量最高,为8.64×106,中粒砂岩、含砾粗砂岩和粗砂岩的最高铀含量分别为6.00×106、3.33×106和1.68×106;安达特浑迪只测了一个样品,铀含量为2.69×106;那尔图地段的铀含量相对偏低,砾岩、含砾粗砂岩、粉砂岩的铀含量分别为3.20×106、1.95×106、1.40×106。而玄武岩盖层中的铀含量普遍较低,哈沙廷呼都格和那尔图地段的铀含量分别为1.70×106、1.58×106。上述特点显然与盆地内伽马能谱测量的结果相近似,充分说明查干诺尔盆地西部构造斜坡带是具有铀成矿潜力的地带,伊敏组(K1y)是有利的成矿目的层。而且,盆地内含矿目的层下白垩统伊敏组(K1y)中铀含量较高的岩石粒度往往偏细,岩性主要为粗中粒砂岩、中砂岩和中细粒砂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