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都用《西厢记》曲词表心意,为何一个满心欢喜,一个急哭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品读《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宝黛引《西厢记》曲词起冲突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目中,重点写了三件事:林黛玉起相思,贾宝玉引《西厢记》曲词引发的冲突,以及后续林黛玉对贾宝玉产生误会。

这里,我们主要看前两件。

潇湘馆,林黛玉春困发幽情,对贾宝玉起相思。

巧的是,林黛玉思念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刚赶上,来看望她。

一般剧情的发展是,宝黛二人马上要,卿卿我我,互相诉不完的衷肠。

《红楼梦》的精彩之处,正是突破了一般剧情的发展。

其结果就是,一对小情侣互诉衷肠的美好画面,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冲突。

宝黛二人,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好端端地谈个恋爱呢?

要理解他们两个人的想法,我们还是看书中的情节。

原本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之前有过一起偷看《西厢记》的共同经历,可以说,二人彼此对对方的心意和感情,都已经直接挑明。

两个小年轻男女,也算是正式谈恋爱了。

这不,二人你来我往,走动频繁,也很随意。

在这个阶段,《西厢记》一书,更多时候,像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之间的媒介,类似于红娘在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所起的作用。

这一天,意思懒懒、无精打采的贾宝玉,又不在状态了,他想睡觉,袭人怕他太闷。

贾宝玉就信步出门,随便走走,就顺脚又来到了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

正当贾宝玉把脸贴在纱窗上往里面看时,忽然听到一句细细长长的叹息声,和一句熟悉的语句: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一听到这句话,贾宝玉的反应是什么呢?立即“不觉心内痒将起来”。

听完林黛玉的话,贾宝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们看看林黛玉那句话的出处,便会得知。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崔莺莺在与张生和韵酬诗后,开始对张生生情,继而朝思暮想,情意绵绵。

崔莺莺在对张生思念地魂不守舍的情况下,自言自语,其中便有这么一句话。

崔莺莺当时这话,是表达她因为太过于思念张生,以至于每天都是想着这些情思,昏昏地睡的状态。

林黛玉又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一起读过《西厢记》的贾宝玉,岂非心知肚明?

听到自己的恋爱对象,每天里躺在床上昏睡,一个劲地思念着自己,贾宝玉的心里,又怎么会不欣喜,不“痒将起来”呢?

贾宝玉先是在窗外,情不自禁就笑问林黛玉,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

然后,贾宝玉就走进林黛玉的卧室,要伸手去扳,因为不好意思而装睡着的、林黛玉的身子。

只是贾宝玉一进屋,便惊动了林黛玉的奶娘和婆子,以及贴身丫鬟紫鹃。

装睡不成的林黛玉,就索性起床了。贾宝玉看林黛玉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整个人都痴了。

接着,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让紫鹃是先给宝玉沏茶,还是先给黛玉舀水洗漱的问题而玩笑争执。

贾宝玉在听到紫鹃要先给自己沏茶后,欣喜之下,他对着林黛玉,也说了一句《西厢记》的曲词。

———“好丫头!‘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贾宝玉本是赞赏紫鹃,但林黛玉听罢,登时急哭了,她一边哭,一边责骂贾宝玉,还准备往外走,要去告发贾宝玉。

我们初看到此处,看到林黛玉如此之大的反应,还真以为林黛玉是真生气了,真的要去告发贾宝玉呢。

等我们看到后面林黛玉的内心独白,才明白,原来当时只是林黛玉的一时气话。

但是,我们还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林黛玉听到贾宝玉那句话后,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应呢?

贾宝玉那句话,出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当时张生在普救寺住持处,看到崔莺莺的丫鬟红娘的举止端庄、行事干练后,在心里发了一通感叹,其中有就这一句。

贾宝玉自比张生,将紫鹃比作红娘,将林黛玉比作崔莺莺,那句话明面上是夸赞紫鹃,实质上是在向林黛玉表白爱意。

林黛玉也熟知《西厢记》,听到贾宝玉如此直白露骨的一句表白,林黛玉过于敏感的性格,一下子就受不了了。

再说了,虽说林黛玉年龄还小,但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才女一枚,对于如此露骨的言语,当然第一反应,是觉得粗鄙不堪了。

外加上过于敏感的性格和心理,她又哪里会经得住如此的“混账话”呢?

其实,如果我们全然了解了林黛玉的性格和心理,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当时对贾宝玉的生气,并非是真像她表现出来的那样生气。

毕竟,恋爱的对象,如此直截了当地向自己表白,那一定是真情实感的真实流露。

试问,哪个女孩子,面临那样的情况,心里会不高兴呢?

只是,意思虽是那个意思,但也要看表达的方式,遣词用句的方式。

就像薛蟠,那个不学无术的大老粗,在贾宝玉面前,可真是一个粗俗不堪的下里巴人。

可贾宝玉在林黛玉面前,情况却又似薛蟠了,人家是才女,诗社文采正数第一,贾宝玉是倒数第一。

薛蟠在贾宝玉面前,说粗俗的言语,贾宝玉不会觉得有什么妨碍,毕竟,他没有林黛玉的那样的敏感心理。

但贾宝玉在林黛玉面前说那种话,虽说至少比薛蟠的言辞,会文雅一些,但对才女林黛玉来说,那一样属于粗鄙的范畴,谁让人家才女标准高呢!

再者说,贾宝玉说那句话的时候,也没有考虑林黛玉的心理感受,不仅仅因为她过于敏感的缘故,人家女孩子听到那种露骨的表白,为保矜持,也是会害羞、不好意思的吧。

只是在当时那种突发、限定情景下,贾宝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然而然地脱口表达出来,也不由他去考虑那么多。

很多人都觉得林黛玉小气,爱生气,耍小性子,动不动就哭之类的性格特点,很不招人喜欢。

但我们也应理解到,很多时候,林黛玉之所以那样,一是因为确实自尊心强,心理敏感脆弱。

而更多时候,则是因为贾宝玉虽引林黛玉为知己,但是他并不了解林黛玉,他没办法反过来做林黛玉的知己。

林黛玉的苦恼,也在这里。

她喜欢贾宝玉,她也知道贾宝玉也很喜欢她,但是她没法让贾宝玉深入她的心境,更没法让贾宝玉与她的心理感受和她对事物的认知,保持一致。

贾宝玉从小养尊处优,他不能体会林黛玉寄人篱下的那种独特思想。

贾宝玉只是时时、事事让着林黛玉,他却不能与林黛玉进行对等的、知心的交流。

二人成长环境,大多时候虽一样,都生活在贾府和大观园;二人的心理感受差异,却截然不同。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就是因为这种大相径庭的心理和想法差异的存在,二人之间的相处,才充满了矛盾、猜疑和误解等等。

宝黛二人之间的故事,也因为矛盾、猜疑和误解等的无法消除,才有了千回百转、牵动人心的强大引力。

此处,也正因为宝黛二人,有着对《西厢记》曲词的非议,才产生了接下来节外生枝的误会冲突。

从而,更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加剧发展,才最终给“黛玉葬花”这个高潮情节,提供了充分的燃料和动力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