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该怎么做,听听小学老师怎么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001

宝贝幼儿园的学业快要结束了,前段时间也已经照了毕业照,老师家长们也都成天念叨着孩子要上小学了,是不是该学点什么提前准备一下呢?尤其是外面每天有辅导班在宣传,幼小衔接了,拼音班,口才班……家长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该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每天玩耍呢?还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每天奔波于各种辅导班呢?

针对这些问题,小天使幼儿园与示范小学举行了一个幼小衔接家长培训会,又让孩子们亲自深入到小学校园里,体会了一下小学生的生活。早上的时候,早早的到了小学参加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唱国歌,升国旗,行注目礼。升完旗后进去了小学课堂里,小哥哥姐姐们帮他们系红领巾,教他们读书的办法,教他们正确的坐姿,给他们示范着读三字经,带他们到实验室,操场等地方参观。

在孩子们体验课堂的同时,小学的老师也给我们这些家有即将升小学的孩子的家长们,开了个培训会,这次培训打消了一些我的困惑,验证了一些我一直贯彻的观点,所以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又应该为孩子们准备些什么?这个幼小衔接的暑假我们该如何度过?怎么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适应阶段?

老师说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实际上不仅仅是换一个学校的问题,更是孩子们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身份的改变,也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多方面的不同。那么他们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单次学习的时间也不同,行为规范也很不同。因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而小学是以学习为主。

002

那在这个衔接阶段好多家长会经历哪些误区呢?

首先是攀比成分,还有就是超前教育和隔代溺爱问题。

那针对这些误区,小学老师有什么建议呢?

针对攀比,老师这样说:“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是花期不同,我们要静待花开 !”这一点我体会深刻。

我记得儿子小的时候,总是比别人家的孩子慢那么点,比如说别人家已经会叫妈妈了,别人家已经可以自己大小便了,别人家已经长牙了,等等所有的小事都是我焦虑的地方,好多时候我都发过火,好多时候都会着急,有些时候会生气。幸好我们家有一个淡定的爸爸。他总说这样一句话“过几天他也就会了,过几天他的牙也就长出来了……”。比如最近我还会说“人家别的小朋友早就掉了乳牙又长出新牙来了,我们家的乳牙还一颗也没掉呢。”他也会说,着啥急,反正总会掉,总会换牙的。

而我今年每天拍天空拍花草树木也真的让我对这一点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学校的两棵杨树,有段时间我每天拍,一棵发芽发的特别早,一棵却好久没反应,我甚至以为那棵杨树死了呢,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也发芽长出叶子来了,而现在两棵树的枝繁叶茂程度已经完全看不出来区别了。可以说后来居上呢。

针对超前教育,老师不建议让孩子们提前学习拼音与数学的加减运算。因为提前学的好些发音是错误的,而纠正发音比新教发音更困难。数学也是家常的简单的运算教一教就好,真的没必要学很复杂的一些东西。

针对隔代溺爱问题,如娇惯迁就,包办代替,无原则的满足等等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家长们多做努力了。这句话送给家长“谁帮助孩子代劳,谁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的能力”。

003

在这个幼小衔接的暑假,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和孩子们做什么准备,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呢?

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能力准备,习惯准备,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首先、心理准备。

那小朋友们参加的参观小学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准备,要树立“我骄傲,我是小学生啦”的自豪感,一定记得要肯定老师,千万别吓唬孩子,“你不听话,让老师教育你”,千万别把孩子与老师放到对立面。遵守老师的评价标准与要求。记住幼儿园与小学会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能力准备。

1、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比赛,拼图,下棋,静坐,有意识的看书等方式来培养小段时间里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因为幼儿园经常是十几分钟二十分钟的课,而到了小学,一堂课会有四十分钟了。

2、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训练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系鞋带,自己洗澡,独立睡觉等等。

3、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无论他怎么哭闹,都不能随便迁就。

4、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通过多交朋友,家长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等等来培养孩子。

第三、习惯准备。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八大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健体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

我们要在暑假里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而这些在小朋友参访小学课堂里小哥哥姐姐们都教了他们了,在暑假里主要坚持做,养成习惯就好了。

不再一一赘述了,主要说说生活习惯吧。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要保证睡够10小时,要培养早睡早起,按时吃饭不挑食,多喝开水,不吃零食,爱护书本,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爱惜学习用品,早晚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比他学会拼音数字等等要重要的多。

再强调的就是安全习惯,学校上好安全法制课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不追逐打闹,自我保护意识。而家长们送孩子时也一定要遵守交通信号等,宁可迟到,也不要闯红灯。

最后说说我们要帮孩子们做的物质准备。那就是 书包,铅笔盒,木质铅笔,橡皮,削笔器,作业本,水壶, 而准备这些的一个原则就是越简单越好,不要弄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004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共勉“ 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寄托,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此衷心祝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每一个家庭幸福平安!”

而我最后想说的是: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我们不是百分百的父母,我们也不能要求有一个百分百满意的孩子,七十分就好。

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不要焦虑,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自己去终身学习,如此,终会收获一个幸福感满满的孩子。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