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白蒲古镇,感受古典之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文/笨笨花生米

与芊芊相约周末去看球,为此做了全天的计划:上午跑步、看书,中午在家吃过午饭后驾驶芊芊的超级节油小车出发,第一站白蒲老街,第二站如皋水绘园,第三站如皋奥体中心看支云的球赛。

三香斋茶干

下午一路北行一路赏,心情雀跃精神爽,不久便来到白蒲第一站: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香斋茶干厂。

此处无茂林修竹,也无清流激湍,仅仅两个普通建筑,貌极朴素。但见右边大牌子上书“中华老字号”五个大字,走进去,空间不大,香干颇多。买了些香干,想想非物质文化遗产拎在手中,有种沉甸甸的喜悦,禁不住马上品尝。此香干,初入口,平淡无奇,颇有些失望,然而10秒钟后,这些想法全都烟消云散了。这香干吃起来甚香,香味发于内,萦绕于舌间,回味无穷。犹如浓郁的黄酒,越是深品越有味道。

印池北巷

买完茶干,跟店家打探了老街位置就飞奔而去。到了老街,映入眼帘的是文明与古老相映,青砖与黑瓦交融。一边是文峰大世界,一边就是白蒲老街,演绎了现代版的这么近那么远。

我们首先到的地方是印池北巷。一青砖垒起来的高耸牌坊上面,篆刻着四个大字“印池北巷”,笔锋苍劲有力。左边一石墙上书“蒲塘风韵”美文一篇,讲述了白蒲古镇的前世今生,没有细看,拍照留念,权当“到此一游”。

看到印池北巷,感觉回到了八九十年代。地点转移到古城徐州,很多房子建筑风格与此类似,色彩上却不尽相同。此处的黑白配肃穆、经久,黑红配古朴、雅致(黑白+黑红则有点杂乱无章),红砖烧制时加入了三氧化二铁,黑砖则是四氧化三铁,不禁感叹,高中知识没白学。

印池北巷是几条巷子中最破败的一条,地面甚至是土路,而其他几条巷子有不少是青砖铺就,或者虽是土路,但平整度较高。巷子周围一颗银杏出得墙来,似乎有些年岁,别有风味。

秀才巷

秀才巷是白蒲老街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古老的小巷子。秀才巷南北走向,狭长而局促,全长仅200多米,宽3米。沿巷两侧深巷内,多位书香门第。“当年蒲塘子弟黎明即起,书声琅琅、既昏不戳、秉烛夜读、蔚然成风”。明清两代,蒲塘就走出进士12人,举人56人,贡生185人。以举人为例,这是什么概念呢?明清两代,举人混的最差的也能做个县太爷,也就是当今县长、市长一类。叫“秀才巷”实在太低调了。巷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颇多,几乎每隔几米就有一处,一般都是古民宅,如明成化年的双堂屋、明崇祯末的双进士宅等。

秀才巷后,还看了王家巷等其他几个巷子,风貌大同小异,都是明清时代的老宅。游览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现象。老宅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年轻人特别少,我们只见到一个30多岁的。

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处处有,此处却与众不同。不同之处还是在破,旧二字上。破到只剩水泥胚子的墙上,赫然祭出“新华书店”四个大字,颇有些不协调,却又别具一格。不多说,上图。

看过的古镇也不在少数了,乌镇、周庄、同里、木渎,与他们相比,白蒲最大的特点是小、破、真。在保持古的气质上,白蒲更加原汁原味,无任何商业开发。仅有一个老太太卖点小特产,全是自己手工制作,有酒酿、凉麻团、酒糟等。当时想买凉麻团,遗憾的是没有了,就什么也没买。现在想想后悔了,多少应该买一些,老人家可能也不容易。

   看完古镇,天色已晚,后面年两个项目:水绘园、看球赛,取消,开开心心地打道回府。

                                                                                     2016年4月28日于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