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泉州第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近日,从 南安市 工信局获悉,2022年南安分别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3家。至此,南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6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4家,均居福建省县级市前列、泉州各县(市、区)首位。

  “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其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是融通产业链、供应链、补断点、补短板的代表。

  起步于2014年的福建厦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南安的“专精特新”企业之一。凭借着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动力双擎”,福建厦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经过10年的砥砺奋进,发展成为行业响当当的大品牌。

  “为了保证技术产品创新的领先优势,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2000万元左右,并随着营业额的递增而增加。”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福建厦兴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桩工设备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其主导产品JB系列全液压步履式打桩架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格的机、电、液一体化步履式打桩架,能适应各种桩基施工需求。

  多年耕耘,硕果累累,如今,福建厦兴的技术专利已有40多项,技术创新驱动,使其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金字招牌。

  同样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紧跟国家政策,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国防系统机电设计分会设立了国防特种阀门研发中心,与兰州理工大学设立了阀门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福州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关键技术升级。凭借对创新工作的重视,如今,沪航科技已经成为一家集阀门、消防科研、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及创新科技型企业,并且连续三年主导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至2021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净利润总额达到400多万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184.56%、486.21%,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近年来,南安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作,为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2018年出台《南安市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年出台《南安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出台《南安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逐步完善制造业梯度培育制度,在要素保障、融资支持、增产增效、协作配套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022年,南安更是为专精特新企业兑现“真金白银”,释放政策红利,深挖企业潜力,共拨付奖励资金1370万元,其中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家奖励200万元、70万元、30万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