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边界,经常被人跨越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01

身体的界限,一旦被人跨越,我们即刻知晓,心生警觉,并着意保护自己。但心理上的边界,无形无味,当别人越界时,我们不懂得保护自己,并因此而陷入难过、沮丧、愧疚、悔恨、羞耻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心理上的边界,就是要与他人划出一条界线。这条界线,是他人不能超越的禁忌。当他人试图破除禁忌时,我们必须生出力量来与之对抗。

02

曾在公司里,遇过这样两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

一日,公司其他部门的一位经理过来借样品。她在询问我,手上是否有做与她那边类似的产品。我还未来得及开口,身旁的同事就插嘴说道,VITA(我的英文名字)可以带你去样品间看一看,她就是做女童服装的。你有什么需要,可以问她借。

她并不是我的领导,工作内容也与我的业务无关。我只是恰巧坐在她附近而已。

另一件事,是一次与两名同事下班。暂且将她们称作A和B。走至公司楼下,说到如何回家。我说,我老公来接我。A说,啊,你不是和B都住在桥北吗,你可以正好顺路送她回家。我没有答话。B说,看来不愿意啊,不用那么勉强啦。我只得尴尬地说,我们家的车太破旧,不太好意思载人。

那晚,因为同事A的一句话,为了送同事B回家,绕了一大程的路。

在这两件事上,我的感受极为强烈,觉得如同被绑架胁迫了一般。事已至此,说得如此明白,你不去做都不行。但就是这样的“绑架”,让我对那些只需动动嘴的同事,充满了强烈的厌恶感。

03

在他人操纵别人做事时,就好像他们知道我们的内心一样。或者,在某些时候,他们并不想知晓我们内心在想些什么,他们只希望我们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春节回家,大部分年轻人被问到最多的就是,月薪多少,何时结婚,何时生孩子。那些带着幼小孩子回家探亲的父母,则被指定让孩子做出才艺表演。

看似亲密的问候,体贴的关怀,实则上都早已超越了我们的边界。拿多少工资,结婚,生子,这些事都与他人无关。当我们想坦白时,自然会大声宣布。当我们不想说时,也希望他人不要再来询问这些带着强烈隐私的问题。

04

我们很天真地希望,他人能够懂晓我们的内心,并自然地回避这些话题。但事实上,我们始终堵住不了他人的嘴。一味地渴望他人能迎合我们,是强人所难之事。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越界时,那么就应该维护自己,不让自己被攻破。边界,就像一道墙。他人站在墙外,企图使用各种利器,摧毁你的墙。而你的墙,必须足够坚硬,才能抵挡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破坏。

如果墙足够牢固,足够安全,那么,即便外面吵闹哄哄,声嘶力竭,我们在墙内,仍旧气定神闲,喝茶观花。

05

很多人之所以会被攻破城墙,是因为害怕内心的愧疚感。

控制欲强烈的母亲会不断地入侵女儿的领地,为她的生活、婚姻做出诸多决定。但乖巧的女儿,会认为,这是母亲在爱她。而因为自己也深爱母亲,所以不能拒绝她,不能回避她。

由此,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牢笼里,如同一只被困住的猎兽。摇摇尾巴,晃动毛皮,振作精神起来,但这一切只是在笼中走走路而已。笼外的天地,你始终抵达不了。

因为爱着妻子,所以任凭她翻阅自己的信息,电子邮件,照片。觉得这是爱的证明。这样光明磊落,心无暗室。殊不知,这是将自己逼至角落,无路可退。

拒绝她,又会怎样?做坦荡的人,不欺骗,不背叛。但照样,我也理应有属于我的私人空间。当我想让你跨越这道墙,让你进来,游览我的宝藏,这是我的自主选择,但却不应该是来自你的要求,你的命令。

06

当我们不愿面对内疚感,一再容忍他人越界侵入时,自身负面情绪会越积越多,这对我们的精神与肉体都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我们通过不断取悦他人,来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并因此让自己陷入抑郁之中。甚至,我们还在想,我为别人做那么多,我那么听话,为什么,我还是感觉孤独、难过?

真正的选择,不是让别人进来,而是你给予他人试图控制你的自由,而你拥有不被控制的自由。

也许拒绝他人,脱离他人控制,对他人来说,是一种伤害。但有时候,我们难免要亮出底牌,告诉他们,你的精神领地不容侵犯。

这就像是一个警告,告诫他人,在某些事情上,他们必须适当做出后退。否则,这对彼此的关系,都是一种伤害与破坏。

这样的警告,可以拥有多种的形式。可以是,宛转的话语表达;可以是,默默地坚持自我;可以是,一次明确的告诫;可以是,两相融恰的沟通。

总之,要拥有你自身的力量,去拥护你的心理边界。

拥护住那道墙,也由此让你保全了一片心的宁静之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