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的悲哀:家里老人不在了,为何兄弟姐妹也都散了(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0

文/静月荷

导读:

现实中,如果留意一定会发现,那些被父母寄予厚望、被父母宠爱大的孩子,等到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孩子却让父母很失望。他们不仅缺乏责任感,而且还自私、贪婪,根本就指望不上。

反倒是那些,平时被父母忽略的孩子,不仅心里善良、懂得感恩。在关键时刻,对父母也很贴心,更愿意对父母尽孝。

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父母对孩子最好能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切不可过于偏向某一个,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孩子身上,更不要把所有好东西都用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不仅容易养成孩子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还伤了其他孩子的心。到头来,使兄弟姊妹间生出嫌隙,也会导致孩子们矛盾重重,互生怨恨。


已经90岁高龄的邱老爷子,他的生活起居,全靠两个儿子来照顾。尽管老人的二个儿子,都是年近70岁的老人了。可在老父亲眼里,他们都还很年轻。

其实照顾老人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不光是要尽心尽力,有时还要受老人的气。邱老爷子就是这样,老人对饭菜越来越挑剔,脾气也越来越不好。这让照顾他的儿子不仅身体累,还要经常受些委屈

特别是老父亲尽管年龄大了,可人并不糊涂,工资卡一直在自己手里。

老人每月除了留少许生活费,大部分钱都让儿子给他存起来。老大也尽心为父亲保管好他的存款。

然而,总有人惦记着老人的存款。孙子瑞瑞时常到爷爷那里以各种名义要钱:要学车,爷爷给8000元;要到外地应聘工作,爷爷拿出6000元;想报考公务员,爷爷拿出5000元,鼓励他好好复习。就这样,经老大的手,已经不记得给了瑞瑞多少钱。

事实上,每到逢年过节,老人也会给幺儿子钱。只是,老人忘了:救急不救穷。像老幺这样总也长不大的人,给多少钱也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

就像今年春节,就在一家人团聚的时候,老幺把自家的困难暴露在哥哥姐姐面前。这是要给大家一个下马威:谁让你们日子过得那么好?我现在连年都过不去了,你们还有心情在这里开心的过年?

尽管爷爷事先给了幺儿子 3000 元,可哪里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眼看三十的团年饭就要被老幺一家搅合了,大家自然不甘心。大姑听到瑞瑞这么说,就拿起电话打给小弟。

家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电话的嘟嘟声。看来,老幺不想接听电话。大家在等老父亲发话,因为这个时候,只有老父亲能制止孙子瑞瑞发威。

“把饭菜给你爸妈多带些回去,就不要让他们过来了。”老爷子终于开口了:“不管什么事,明天再说。”

老人从里屋把女儿给他的钱,从中拿出5000元,交给孙子瑞瑞。给你爸说:“好好过年,不要胡闹了。”

两个女儿赶紧行动,把各种好吃的打好包,让瑞瑞带上。

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年夜饭,被瑞瑞这样一闹,大家都没有了食欲。


本来,大哥二哥并不想和老幺计较,两个姐姐自然也不会太在意。只是不计较不等于不在乎,不说不等于心里没有想法。

按理,老人的房子,五个子女都有分的。可老人愿意给小孙子,大家也没说什么;既然得了房子,那存款多少也给哥哥姐姐留点呀。可吃惯偏食的老幺,觉得哥哥姐姐应该贴补他们才对,哪里还会和他争父亲的存款?

那天是正月初二,老幺不顾还在过年,就带着儿子媳妇到父亲家里闹事了。

说什么:他是全家日子过得最苦的,都50多岁的人了,还在工地上干活,什么时候是个头?

他继续哭诉道:“给瑞瑞的房子,钥匙虽然拿到了,可没钱装修。希望父亲把存款拿出来资助他一下。”

还说:“以后我来照顾父亲,把工资卡给我就行了。”

感情老幺不仅要把父亲的存款全部占有,还想把父亲的工资卡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哥忍不住对老幺说:这些年,我们照顾父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给这个家庭做过什么贡献,你在父亲床前可尽过一天孝?

父亲把房子给了你,我们没说什么;父亲为了存钱,几乎把工资都存了起来。我们照顾父亲,不仅付出的是时间、精力、体力,还要贴上钱。

现在,你不仅要把父亲的存款全部要去,还想把父亲的工资卡也拿走,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看来,老大心里的积怨已经很深了,忍不住一股脑说了出来。可这何尝不是大家的心声呢?

大家把目光转向老父亲,希望他能主持个公道。

老父亲沉默良久,最后说出了一个决定:“我这只有三十万存款,给老幺十万。剩下的二十万,四姊妹平分,每人得五万。”

停了一下,老人接着说:“老幺,如果你不出去工作了,你就来照顾我。你两个哥哥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好,应该换换他们了。至于我的工资卡,就交给你好了。”

对于父亲的决定,哥姐几个还能说什么?只要老幺能把父亲照顾好,也只能这样了。

然而,对于这样的决定,老幺表示不同意:“凭什么要给他们分钱?装修房子三十万都不够,你才给我十万,让我怎么办?”

“爸,哥哥姐姐不差这几万块钱,就都给我吧。”老幺理直气壮地说。

大家再也听不下去了,这不是几万块钱的事情,这是一个还有没有公理的问题。这些年,大家越是不想跟老幺计较,他越是来劲了。认为不仅父母欠他的,就连哥哥姐姐都欠他的。好像他们把日子过成这样是全家人的错,大家都应该放弃自己的权益去成全他们、去支持他们?这何时是个头?

大家不欢而散,老大老二先离开了,老幺还在继续说服老人。

后来,老幺还是从老大那里拿走了父亲的存折和身份证,完全不顾兄弟情谊,这让大哥很伤心。

自从老幺搬到父亲那里住,哥几个想要去看父亲,就得先看老幺的脸色,这让大家很不舒服。慢慢地,也只能不去了。

只是没有想到,老幺照顾父亲不到半年时间,父亲就走了。高寿的父亲,虽说是在睡眠中安详地走的。可大家依然无法接受,内心充满了怨恨、悔恨和伤心。

老大老二更是自责不已,如果不跟老幺计较,也许父亲还能多活一些时日。

特别是春节过后,兄弟俩谁都没有去看父亲,现在说没就没了,大家怎能不伤心难过?

老大对老幺更是无法原谅,觉得他太自私了,父亲为了他和他儿子,把自己苛刻到不乱花一分钱。结果,存款还是被老幺算计了。这样的结局,让几个儿女心里能没有看法?能不伤心吗?

什么手足情?什么亲兄弟?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自私和贪婪暴露无遗。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老人不在了,兄弟姐妹也都散了。大家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等到父母走了,大家的心也散了,想聚都聚不到一块了。这种情况,是不是让人感到寒心?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偏心造成的。就像文中的邱大爷,如果他不是那么偏向老幺,而是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小儿子一家,也就不会纵容儿子不思进取,不愿独立。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小儿子,一直都在靠老人的资助生活。同样,老人把小孙子也宠得像他爸一样,靠啃老老过日子。

事实上,在这个家里最受伤害的是大儿子。身为老大的他,从小就替父母分担生活重担,也肩负着照顾弟妹的重任。

可到头来,父亲看不到他的付出,一心只想着他那没出息的弟弟。父亲为小弟做得越多,老大心里越痛苦。

其实,老大没有想过让父亲偏爱他。只要父亲稍微公平一些,能把一碗水端平,就是再受委屈,他也不会吱声的。

如今,父亲走了,两个妹妹也不愿再回来了;二弟也沉默了,他不想面对小弟一家人。

兄弟姊妹五个,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今,却让自私的小弟把亲情给毁了。究其根源,其实还是在父母身上。

是父亲的偏心,伤害了其他孩子们的心。特别是在财产分割上,老人没有坚持自己的初衷,而是听信了小儿子的话。认为除了小儿子一家困难需要帮助,其他几个孩子因为过得不错,就可以不去考虑他们的感受了。是父亲的偏见,毁了兄弟情。

当然,要想兄弟姊妹还像以往那样,能聚在一起,就需要大哥去做工作,去化解兄弟之间的怨恨和不快。

可是,这谈何容易。当大哥试图化解兄弟之间的隔膜,却发现自私的小弟,丝毫没有悔过之心,也没有反思之意。

甚至,小弟还觉得他就应该那样做,他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处处让着他。

面对这样的兄弟,当大哥的要怎样做,才能把兄弟姊妹再聚拢到一起,让大家冰释前嫌,重新找回手足情?

(全文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