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生命的无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昨天刚刚得知一个关于平台内的一个生命终结噩耗的反思:

昨天一天心情都比较沉重,得知与平台内有过一面之缘的冯卫斌离开了人事,原因因为喝了点酒,溺水身亡。他的离开对于平台的同学们来说如雷灌顶,我们大家永远的失去了他,关于他的一切都变成了无尽的思念和回忆。而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更是晴天霹雳,原来就存在家庭的负债累累,难以想象留下的妻子和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接下来的生活,要怎么面对,支撑。孩子这么小就去了父亲,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雪上加霜,未来的路是有多艰辛无助。

反思生命的无常,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会去责怪他,为何不照顾好自己,为何就这么撒手不管了,对于他的指责怒骂之外,都是源于内心不接受他的离开。你用你的生命向人们告诫爱惜自己,切莫过量饮酒!看着哭断肝肠的妻子,稚气未脱的孩儿,还有手足无措的员工....活着多么重要,活着就是一份责任,珍惜生命,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生命去负责。

紧紧昨天一天的时间,也感受到了来自各个团队奉献出的关怀和爱心,四面八方赶来哀悼的同学,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卫斌的哀思和爱,也是短短的一天,家人们用行动诠释了爱的超大能量,难过的是亲人离去,欣喜的是众多善意的汇集。

感恩遇见 感恩伸出援手的所有人。

以下是卫斌在这段期间的一些改变及见解,通过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才华横溢,惋惜惋惜,一颗星星就这么陨落了...默哀中

冯卫斌20160420

《LP》 感言

时光匆匆而过,LP81教练的一百多天似乎眨眼之间。静听吟诗一刻,心中突然冒出: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几年前读张徳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只是朦朦胧胧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而此刻似乎瞬间清晰。LP的学习和教练无不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是一切的一切,与别人无关。回顾LP历程,我逐渐清晰关于我的一切!

一、关于时间

LP的时间过得如此之快,LP72、LP81历时一年半,而所有发生的一切又仿佛就在昨天。忽然发现时间与时间本身无关,而取决于我的感觉,它只是一个相对变量,当我内心百分百愿意时,时间过得飞快;当我内心抗拒时,就会度日如年。另外,从时间纵向维度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等于永远,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而未来并未到来,属于未知世界;唯有当下,是我可以触碰和感知的存在。但实际上我却常常花大量时间缅怀过去或畅想未来,其实无非是不接纳当下的自己而已,所以喜欢在过去和未来中寻求那份并不存在的梦境。有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用过去的那一点卑微的成就聊以慰藉自己;有时沦陷在过去的低谷里,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傻乎乎的为了过去的光荣或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有时整天做着白日梦想像着飞黄腾达,却不愿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时畏首畏尾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像似神经病一样追寻着那个未知数,或是狂喜或是迷茫。其实幸福很简单,珍惜现在就可以。只有活在当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认真生活才能珍惜现在,哪怕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只是人生历练而已,为了冲向新的高点而积蓄。

二、关于关系

现在经常想起选择环节,耳边响起Peter的那句:停、看、选择、做了。其实不管是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与事情之间的关系、自己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选择。回顾过往,发现自己经常不懂得选择、不坚持选择,所以很多时间都是折腾。LP就是一个很好的停、看、选择、做了的过程。搞清楚自己,真实的面对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教练技术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修炼道场,2017年我将开始团长之路。因为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实际上,我们是一个自动化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如果我们一味的去改变别人,就会经常陷入失望的痛苦之中,此时我们焦点在外,或是指责或是自责,不断的耗损自己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不能改变别人的事实,而相信自己可以影响别人,我们就可以坦然处之,此时我们焦点在内,经常反思是我做得不够,我还可以更好的是什么,这才是成长的开始。其实一切让我们心理上受害受苦的,不是关系本身,而是我们对关系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世界所编造的故事。 那天和孙永一起与我的教练大爷聊天的时候,关于小时候被伤害的心结始终不解时,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憎恨一个伤害我们的人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爱他,当我们真正愿意放下,去理解、包容、原谅他的时候,和他成为朋友。表面上看是放过他,本质上是放过自己。而我们选择憎恨,只会不断加深对自己的伤害。

三、关于自己

清晨聆听吟诗过程,顿悟自己赞美和欣赏的万事万物都是赞美和欣赏自己而已,反之自己厌恶和抗拒的一切也都是厌恶和抗拒自己。其实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自己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我们只会看到和听到自己想要看到和听到的。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我们往往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源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所以开心和痛苦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自己对事情的解释。 此刻更加的坚信自己几年前悟到的那句话:心若有爱,世界很可爱;心若有恨,天地都可恨。

四、关于生命

生命就是一个A点到B点的过程,所以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每个个体却可以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打算活着回去。生命不是股市上跳跃的K线图,不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馐,不是豪华别墅加豪华轿车。只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才能真实的活着,从而谱写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一份接纳,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凡是你接纳的,才是向上的开始。生命是持续迁善,我们往往将迁就和迁让误当迁善。当我们开始迁就和迁让别人时,我们焦点在外,内心深处告诉自己我懒得和你计较,我不屑和你争执,过程中不断修炼憋气功,总有一天爆发的时候,也是毁灭的前奏。当我们真正开始迁善的时候,我们焦点在内,中立的看待事件,不断问自己我为什么没有做好?我还可以更好的是什么?焦点所在,能量所在,哪里还有时间去指责和抱怨!

五、关于事业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一样,但是所有的答案不外乎就是为了生存、打发时间,总的一句话就是生活所迫!诚然,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然而我们拼命的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记得自己刚出来创业时,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风里来雨里去。而到了生活无忧,有所成就时却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事业?因为物质财富已失去动力,别墅豪车拥有时已经不知是什么意义?所以就开始折腾,最终将自己陷入困境。听总教说用尽心致胜的态度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时才恍然大悟!唯有如此,工作和做事业才是磨练心性,提升心智,让自己的内心充盈起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开心。在工作中锻炼心智,使我们的内心强大起来,看待一切事务更淡然。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获取一百万财富,只要你愿意努力一般人都可以获得!要想获取一亿财富,必须要付出百倍努力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而百亿财富单靠努力付出是无法实现的,而是修来的福报!所以将财富作为追求目标,事业就会失去方向!如果将事业作为修炼,那财富也会附带随期而至!

六、关于家庭

在LP72期间,那时爱人因为不理解,所以她经常抱怨,而那时始终感觉老婆是别人的好!在LP81期间,虽然她也是不能完全明白,但始终默默支持我走完教练,突然发现她是我最好的选择。其实她依然还是那个她,一点都没变,原来是我的信念转变,家庭关系自然而然就变了。家庭关系痛苦,究其原因是我们往往缺乏界限感,不懂得欣赏和感恩。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尊重和接受不强加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不逆天行事。当我们缺乏界限感时,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在这个个性彰显的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多的父母越殂代庖,望子成龙,左右儿女的恋爱和婚姻,为他们操碎了心。这些都是谁惹的祸?这是我们模糊的界限感惹的祸,就如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既有独立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的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常处于两难状态。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得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统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如果我们有清晰的界限感,就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但如果我们界限感模糊,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于是开始抱怨和不解:“你怎么这么办事?”“你凭什么这样对我?”“你怎么竟有这种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经常用自己的尺量别人的脚,殊不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其实,善良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孩子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于是开始冲突,于是开始痛苦。因为我们很少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恋人当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说“不”,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又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久而久之便不知什么是负责任。不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如此继续,会造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家庭幸福从此开始。

现在终于明白我的教练大爷经常说:LP三阶段结束只是幼儿园毕业。LP之路没有尽头,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LP就是这样一个环境,可以让我们不断的照镜子,认清自己。因为当我的内心烦躁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当我的内心清净虽然深处闹市,我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开心、宁静、安全,一切都只能到我的内心去寻找,这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