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工厂只剩保安和保洁,前途的前途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02

三名保安,一名保洁阿姨,是苏州虎丘区松花江路368号的前途汽车工厂里,你能看到的所有员工。 

“倒了。”保安师傅表示,工厂已经“安静”大半年了,除了路边学车的驾校学员,基本看不到人。 

从主楼的行政前台,到工厂里的生产车间,以及旁边的研发中心,空无一人。停车场里仅有的三辆 前途K50落满灰尘,大厅前台三个关于前途K50的相框尚有色彩,依稀能看出往日的光辉。

 ▼

“空城”前途 

23万平方米的前途工厂,空荡荡,连保安都不想巡逻。 

三名保安师傅基本上只会待在工厂门口的保安室内,无论是车辆预装车间,还是生产线,都没有看守的保安或是员工。 

在生产线上,有5辆前途K50悬置在半空中,整个车间内空无一人,门也没有上锁。预装车间入口的小休息室,四张圆桌和座椅上积满灰尘,“优质产品是打开‘前途’世界的金钥匙”标语高高地挂在车间内。 

同样灰尘遍布的还有员工食堂,无论是餐厅里的桌椅,还是食堂的后厨,能看出很久没有人来过。 

人去楼空的不止是前途工厂,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全国首家体验店“前途·驿”11月已经撤出,两年半前的精装修已被铲平,露出水泥墙面。位于金港汽车公园的前途体验店及交付中心也已撤出,落地窗上贴满招商标语。随着两家体验店相继撤出,表明前途汽车已撤出北京市场。 

上海的前途体验店还在坚守,黄浦区马当路上的“前途·驿”内只剩一辆展车K50,不过尴尬的是店员表示已经无车可卖,另一家位于闵行的“前途·驿”也已关闭。 

“撤店”的直接原因是前途汽车无法支付房租,资金问题困扰前途已久。 

去年2月,前途陆续被曝欠薪传闻,不少供应商也表示前途有拖欠货款问题。根据界面的报道,前途汽车A、B、C岗员工2019年7月份的工资已经停止发放,而D、E、F、G岗的员工工资也从8月、9月陆续被拖欠,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自领到8月份工资后,就再也没领到过工资。此外,前途汽车还强制部分员工以个人信息办理信用贷。 

为了讨回拖欠工资,部分前途员工甚至不得不睡在前途工厂的行政大厅。对此,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表示,“公司经营困难,给同事们带来的生活困难,我非常抱歉。”不过,如果为此采取极端手段破坏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他不会接受。 

在多次调整员工薪资发放时间后,前途汽车拖欠员工的工资仍未发放到位。今年3月,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推出针对员工的离职结清协议,提供三种方案给员工选择,一是一周内主动离职,公司在4月底前结清工资,无赔偿;二是与公司签署赔偿协议离职,按国家规定的N+1标准提供赔偿金,在2020年8月31日之前结清工资;三是继续留在公司,公司努力尽快解决工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给予发放时间承诺。 

而贴吧吧友帖子显示,协议4月底前结清工资的前途员工并未拿到工资。

因劳务纠纷,陆群多次被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列为被限制高消费人员,最近一次立案日期为11月24日。 

“欠薪”对前途的形象影响严重,势必会影响公司下一步的融资计划。此前,陆群多次强调,“用200亿造车有自己的做法,用20亿造车也有自己的做法,不要攀比,钱没有那么重要。” 

目前看来,“去国内的科创版IPO”是陆群最想做的事。 

 ▼

“钱没有那么重要” 

“钱没有那么重要。”陆群说这句话的时候,前途K50刚上市不久。

一方面,陆群和前途团队认为自己是“懂车的”。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作为业内知名的整车设计公司,拥有近14年整车设计、研发方面的积累。2010年,长城华冠成立了电动车事业部,为前途汽车前身;2015年,前途汽车正式成立,同年长城华冠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6年,前途汽车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两年后进入工信部产品目录,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 

前途汽车资金主要来源于母公司,长城华冠2014年营收超过4000万元,可以通过自身的营收来补给前途汽车前期带来的支出。在转向整车研发制造时,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前途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陆群寄希望于前途K50能为公司带来营收。按照陆群的设想,长城华冠通过整车设计带来的营收填补前期前途汽车的资金消耗,等到K50交付便能实现“输血”,解决资金问题。 

遗憾的是,前途K50自2018年上市以来总销量仅为156辆,根本无法缓解前途以及长城华冠的资金困局。 

K50是前途汽车唯一一款在售车型,定位纯电动跑车,市场售价为75.43万元,补贴后售价也高达68.68万元。 

累计销售不到200辆的前途K50,让前途工厂的产能饱和过了头。这个建成不到三年的苏州生产基地,是前途汽车规划的一期产能,2017年12月建成开始试生产,投资超过20亿元,年规划产能为5万辆。实际上,从试生产到前途K50下线上市,工厂的产量远不及前途汽车的年规划产能,前途汽车去年产量为5000辆,工厂的员工表示生产车间并不繁忙,从去年6月开始,产线那边已经 “做四休三”了。即便如此,5000辆的产量对比156辆的销量,也饱和过了头。 

对前途来说,K50显然不是一款走量的车型,陆群也承认这是“用来给前途汽车做品牌定位和产品定调的”,他把走量的重担和自我输血的期望投注到K20上。 

第二款产品前途K20迟迟没有落地。按照规划,前途K20在2019年年底完成下线,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后面又推迟到2021年,现在已经没什么声音。 

还是资金问题。 

自2015年开展前途汽车业务以来,从各项准备到产品研发,再到前途K50上市销售,长城华冠共投入近30亿元。 

母公司的营收已经跟不上前途汽车的烧钱速度,融资这条路前途汽车走得也不太顺利。数据显示,长城华冠在新三板前后募集了21.2亿元,同时长城华冠的高管也在不断质押股份换取发展资金,陆群的股份质押比例超过95%,主要股东王克坚也质押了77.06%的股份。 

在新三板上市的四年时间里,长城华冠亏损逐年扩大,2015年净利润约-2175万元,2016年净利润约-9844万元,2017年亏损达到2.16亿元,到2018年亏损扩大至6.1亿元。2019年2月,长城华冠从新三板挂牌撤出。 

对于退市一事,长城华冠董秘办表示,退出新三板是基于整体战略规划的考虑,包括资本市场一系列运作。 

长城华冠在新三板已经难以获得资本支持,继而转战科创板,想要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冲击科创板的第一股。 

“去国内的科创版IPO”是陆群最想做的事,他认为K20是登陆科创板的钥匙,“撑到K20上市,撑到K20大卖,撑到K20创造正向现金流,最后利润转正,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国内的科创版IPO。”

“那个时候”是多久?陆群说只需要6个月,从他8月接受采访的这段规划算起,已经过去近四个月。 

没有钱,K20难以落地。

 ▼

也许一开始就错了 

懂车和造车,不一样。

前途汽车是陆群的二次创业。陆群可以说是技术出身,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进入北京吉普,十三年间从工程师做到了产品工程部经理,2003年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成立长城华冠。

作为一家独立的汽车设计公司及整车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长城华冠在国内汽车设计领域口碑和地位相当不错,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布局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在造车之前,外界包括陆群都认为前途是“懂车的”。 

但是造车,远远不止“懂车”。 

在品牌定位上,如果前途要做高端品牌,先做个跑车,通过“高举高打”的做法,拉高市场定位,树立品牌,赢得口碑,是没问题的。用超跑树立品牌形象,前途并不是第一家,前有特斯拉后有蔚来,蔚来打造的价值千万的EP9,2.7秒的百公里加速拿下“全球最快电动跑车”的头衔。不过,前途与后者不同的是,K50定位偏高并推向市场销售,EP9的目的是为了打品牌,并没有推向市场端走销量,而从产品的创新程度、造势、宣传、直营店规模来看,售价70万元以上的前途K50还没有足够的品牌力支撑。 

“做鞋子的红蜻蜓都在做超跑了?”苏州的出租车司机在载我去前途工厂的路上如此问道,不知道有几个人在看到前途Logo的时候会想起红蜻蜓皮鞋,也从侧面反映出前途的品牌塑造并不成功。

从产品定位来看,无论是K50还是K20,陆群强调的是“这个细分市场没有这款产品,前途是独一家”。 

100万以内的电动轿车、轿跑车、SUV都有,但是纯电动跑车没有。K50定位纯电动双门双座跑车,搭载前后双电机和四驱系统,最大功率320kW,峰值扭矩680N·m,零百加速4.6秒,对一款超跑特别是一款电动超跑而言,这些数值最多算是中规中矩,K50的销量也表明这款产品的定位是失败的。

至于陆群看好的K20,是一款双门两座的Coupe车型,面向一线城市18-28岁的年轻人。陆群为什么看好K20?外型炫酷,性能很棒,质量很好,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也不高,现在有这样的产品吗?还没有。

不过,双门两座的Coupe车型明显面向的是小众群体,不是主流的消费群体,如何担得起走量重任? 

在产品节奏上,前途规划了高性能运动型跑车/轿车、中大型乘用车、面向入门级市场的小型乘用车三个平台,先推出首款产品K50拔高品牌定位,再向下推出中端和低端产品。但是在K50上市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前途没有推出更务实的车型,即便是把走量的重任放到售价更低的K20上,K20也是杳无音信,迟迟未能落地上市。

即便第二款车型K20能够顺利推出,渠道收缩后的前途又该如何推广? 

在主流车型SUV和MPV的开发进度上,陆群坦言应该更快,“在技术上的很多争论也耽误了比较长的时间。”

陆群常对下面的人说,如果有人愿意投资,那我们的步伐可能会快一点。实际情况是,推出的车型发展路径失误,让前途错失前期优势,市场预估错误导致产品无法实现盈利,在财务方面也缺乏比较长期的规划,没有帮投资者找到更好的盈利回报机制,看不到盈利能力,资本市场自然不认可前途汽车。

“我觉得还是应该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陆群这样表示。

一面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引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面是“空城”前途无人问津,喧嚣背后,有耐心太难了。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