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李白是如何成为全唐文化偶像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17

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李白是如何成为全唐文化偶像的?

让我们来细数他的粉丝团你就知道了

粉丝团团长: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诗人、书法家。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全唐诗》录其诗19首。

贺知章作为李白粉丝团的团长意义是重大的,他和李白可以说是也师也友的关系,当然贺知章是那个“师”。除此之外,李白的成功在一方面可以说是离不开贺知章,李白虽然有才华但是却没有势力,是贺知章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贺知章他的粉丝团团长是当之无愧的。

在两人结识之前贺知章就已经读过李白的诗了,特别是《蜀道难》以及《乌栖曲》这两首诗令贺知章尤为欣赏,就此称他为“谪仙人”,李白作诗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这我们当代人都知道,就这样李白凭借到过硬的作诗能力成功让还未见过他的贺知章就此成为了他的粉丝。

李白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从他曾入赘许府便可看出来,这年为了谋求仕途的李白离开了家独自一人来到长安。某天他去到一个道观游玩,很巧的是那天贺知章也在,于是贺知章终于见到了他的偶像李白,偶像与粉丝的会面那当然是十分激动的,而李白又是一个酒鬼,这不两人话一投机便喝了起来。

要知道李白本就是个穷人而一路来到长安盘缠更是所剩无几了,这喝酒钱他是拿不出来了的,这个时候便是粉丝在偶像面前表现的机会来了。可是这贺知章也没带钱,这种事从没发生过在我身上,所以对于这个我只能说一句“真是太巧了”。不付钱不行啊,贺知章便把放在腰间的金饰龟带取下来以作抵押,“金龟换酒”的典故就这样出来了。

要知道李白来到长安是为求仕途的,贺知章作为粉丝又是一个大官员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将李白给引荐给皇帝了呀。皇帝本就听闻李白的才名,这时又有贺知章的引荐,便把他召入宫中任他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便在首都闻名了。


饮中八仙

粉丝团外交官: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对李白那叫一个情深意切呀,“一遇李白误终生”说的就是杜甫,他可算是李白骨灰级的粉丝。别人粉偶像便单单是自己粉,这杜甫粉李白是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还疯狂安利给其他人,希望为李白扩大粉丝后援会,所以他这个外交官可不是吹的。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单单流传下来的便有十五首,例如《赠李白》、《不见》《昔游》、《遣怀》等,其中《赠李白》便有两首,一首为五言一首为七绝。你认为杜甫给李白写诗单单是为了夸赞李白么?反正我看了是觉得没有那么简单的。

杜甫对李白可真是想得让人觉得有点肉麻了,可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此他还专门写了《梦李白二首》。哎呀喂,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还不算完,春夏秋鼕无论哪个季节他都想着李白呢,证据有:《鼕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等。

为了李白的名气以及粉丝量杜甫也是够下功夫的,与朋友间的来往他都不忘推销李白。在好友孔巢饯别别的宴会上,杜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人多并且诗人更多的场合,于是他当场作了一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你看着诗名取得明晃晃的,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偶像是李白。


左为杜甫

粉丝团秘书长:吴筠

吴筠(?—778年),字贞节,唐代著名道士,弟子私谥为“宗元先生”。与当时的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当时唐玄宗多次征召,他曾以微言讽刺皇帝,却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

吴筠可不像上面所述的那么简单,他可大有来头,虽说他是一位道士,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有文化。他生为李白的粉丝自然也是会作诗的,而且他不仅会作还十分工于作诗,作品有《游仙诗》、《览古诗》、《高士咏》等。他也曾参加过唐朝的科举,但是可惜的是最后没有成功的榜上有名。

这一结果大大打击了他,于是他告别了考场,开始修道,可能他天生便是这块料吧,最后还给他闯出了名堂。要知道唐朝的皇帝许多都是信道的,当时的皇帝李隆基自然也不例外的崇尚道教。这吴筠闯出了名堂,名声自然也大,就连皇帝都听说了,于是便下令将他请到长安来。

这吴筠面圣以后十分讨李隆基的欢心,对他那叫一个宠信呀,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吴筠作为李白的粉丝都飞黄腾达了,而李白却还在苦苦的为仕途而奋斗,要知道当时贺知章还未向皇帝引荐李白,于是粉丝吴筠心疼啊。

为了偶像的仕途,吴筠也是拼了,他常常在皇帝面前说李白的好话,希望李白能得到李隆基的赏识。要知道一位道士向皇帝引荐一个人做官,这其实是有着一定风险的,因为会有拉帮结派和祸乱朝廷的嫌疑。

虽说吴筠也是尽心为李白谋划了,但是可能是李白的机缘未到吧,李白还是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的仕途和之前一样依然毫无起色,后来还是贺知章的鼎力相助才让李白得以做官。吴筠冒着失宠的危险向皇帝引荐自己的偶像,虽说最后没能成功,但是他不可谓不是一个死忠粉。


李白

粉丝团关系户:李阳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字少温,世称少监,唐代书法家,官员,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为李白的族叔,曾为李白作《草堂集序》。

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在李白的粉丝后援团中是唯一一个与李白有着血缘关系的人,他作为粉丝团的关系户实在是不怨。要知道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他与李白可是隔着山和海,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着一丝一毫的联系。

在之前便说过,李白即使是一挺穷的酒鬼,他晚年的时候就更加落魄了。而当时的李阳冰还当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养活自己和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贫困潦倒的李白便前去投奔了李阳冰。这李阳冰知道李白的来意以后自然是十万个乐意呀,就这样晚年的李白在李阳冰的家安顿了下来。

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接近偶像的机会,偶像都送上门来了,李阳冰自然是要积极表现的,平日里这两个人的交流便在李阳冰的主动下多了起来。李阳冰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然不可能在后来官至高位。李白在接触后,曾称赞道: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生。

如果你的偶像在微博上艾特并且还夸赞你,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可是小概率事件!可这李阳冰有着先天优势,在轻轻松松的得到了李白的关注,虽说他也是有才华的,可要不是他两的关系在有才华也不会得到这么高评价的夸赞呀。

你以为一句夸赞就是天大的惊喜了么?当然不是了,不然怎会回事粉丝团关系户呢。李白在故去前拜托了李阳冰一件事,就是为他整理诗集。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作为粉丝当然不会被困难所打到,李阳冰最后主持整理出版了李白的诗集《草堂集》。

这件事其实是十分重大并且有意义的,从一方面假设,如果没有李阳冰的话,今天我们很有可能读不到李白的诗。要知道这个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单从教学上来说,课本就会少了许多有价值的诗集。最后值得提的一点是李白病逝之后也是李阳冰将他安葬的。

李阳冰《小篆城隍庙碑》

粉丝团后勤员:魏万

魏万,尝居王屋山,号王屋山人,后改名魏颢,是盛唐诗人李颀的晚辈朋友。

魏万其实也是一个诗人,但是他没有名气,比起他的偶像李白更是不起眼了。虽说李白在仕途上没啥成就,但是他的诗可是远近闻名的,一个热爱写诗又写得不太好的诗人魏万崇拜李白那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魏万呢与偶像李白同为诗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诗得到李白的认可。可是古代既没有网络又没有电话,要知道李白的行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且知道了行程还不一定能联络得上对方呢,更别提得到对方的提点甚至认可。

这魏万追星可是下足了功夫,只要一打听到李白的地理位置便马上赶过去。这皇天不负有心人,魏万终于得偿所愿的在广陵见到李白了,那叫一个激动呀,于是他二话不说就上前表明自己的心意,并且献上自己花了一年时间作的诗——《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这首诗呢有着不少李白写诗的痕迹,其中用词以及韵律等方面相似度颇高,毕竟一个死忠粉模仿自己的偶像这是在所难免的嘛。李白呢也是一个懂行的人,这小粉丝如此上道,自然要给一些奖励了,于是便回了一首《送王屋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这诗中不乏有着一些夸奖赞扬魏万的句子,这对魏万来说可算是得偿所愿了,并且可将这视为骄傲了。魏万作为李白的粉丝还算是一个幸运儿,当然这不能和关系户李阳冰比,但是能得到偶像的回复也不失为一种成就了。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更别提他还因此在历史上得到留名了。

第2个回答  2022-04-17
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其实是小部分的群体,当李白他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令人敬仰的程度,就会在文人的圈子里面广泛传播,再加上在后期有其他人作为了李白诗词传播的推动力,所以李白在当时成为了全唐文化的偶像。
第3个回答  2022-04-17
李白主要是靠它的一些诗歌作品从而得到了他人的关注,因为这些诗歌非常符合当时的一些特色。
第4个回答  2022-04-17
李白主要靠自己的才华,李白的诗歌写的好,所以被人到处诵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