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文娱活动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15
正月闹红火是大同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但随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转变,像“九曲黄河灯”、浑源扇鼓、坐腔、龙舞等一批民间传统项目,逐渐淡出我们的节庆生活。我市非遗保护专家建议,节庆期间,应重拾这些传统项目,使非遗项目得以保护和传承。
记者从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有史料记载的一些地域性较强的传统民俗表演项目达17项。
踢鼓秧歌是流行于大同县杜庄、吉家庄、麻峪口等乡村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角色分生、旦、净、未、丑五种行当,表演场面宏大,富有古朴风韵和浓厚的民间色彩,主要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表演。据史料记载,从清道光十年,这些活动就在当地流传,如今已经消失。春节和元宵节,流行于灵丘县大涧村一带的云彩灯舞、广灵县西河乡的“蝴蝶舞”、左云县马道头乡的旱船秧歌、南郊区口泉乡的瓦盆鼓、浑源扇鼓等县区的民间传统表演项目,因为没有传承人或当地相关部门缺乏保护,有的已经消失。但也有为数不多的传统项目,被人们至今传承,像浑源的耍故事、南郊区的“小车舞”,部分县区的跑驴、挠搁等。
市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大同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先人留下了大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些地方的节庆期间表演的传统杂耍都是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有的已列入保护项目,但传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过年期间,能重拾这些传统项目,与现代表演项目并存,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而且能让人们真正目睹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有助于民众对传统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