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强的涉嫌诈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January 13,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罢免张克强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并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张克强是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然而他被资本市场熟知是其作为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利地产,600048)的创始股东。 2009年,多次入选胡润百富榜的张克强因频繁减持保利地产股票累计套现20亿元,位列《2009胡润套现富豪榜》第6名。根据2010年胡润百富榜张克强以55亿元财富名列国内第227位。据悉,2002年,张克强及其实际控制的华美国际分别出资1350万元和4557.7858万元位列保利地产十大股东之列。当年华美国际在保利地产股权所占比例为15.19%,张克强以占比例为4.5%。
在2006年,保利地产上市后,张克强及华美国际陆续减持保利股票套现,2008年其辞去保利董事一职,更是加速套现,仅在2007年期间,张克强及华美国际套现保利股票达13亿元。
有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张克强及其掌控华美国际间接或直接套现保利股票超过20亿元。在保利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中,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1355.57万股,位列第二位;张克强持有4431.94万股,位列第五位。
对于此次事件,保利地产方面表示,当下公司也在向华美国际了解相关消息,由于张克强、华美国际以及他儿子占比总股份为3%左右,对公司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证券机构人士认为,当下张克强不处于保利高管职位,对公司股票影响不大。但如果保利地产以及旗下相关项目与案件有牵连,或不排除有负面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07-22
  广州华美集团董事长张克强等人涉嫌诈骗一案开庭审理。由于此案涉及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增资扩股的合法性问题,资本市场人士高度关注
  法治周末记者 李秀卿 发自云南昆明
  “这是我第一次有说话的机会。”2011年的最后两天,广州华美集团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人物张克强等人涉嫌诈骗一案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这是张克强在云南省看守所被羁押342天以来首次面对公众。
  增资扩股案8人涉案
  法治周末在2011年11月报道了张克强等人涉案内幕。2006年6月30日,青海省国资委批复同意盐湖集团以2005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将经过评估审计后纳入本次增资扩股的净资产,以每股1.52元的价格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
  盐湖集团按照青海省国资委的批复对外引进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占总注册资本的6.2489%。
  此后,广州市华美丰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美丰收)联合深圳禾之禾公司以及个人投资者王一虹,通过云南烟草下属的深圳兴云信公司参与青海盐湖集团增资扩股。最终,华美丰收等通过与兴云信信托合作的形式,总共投入盐湖集团3.2亿多元,以每股2.14元的价格,持有盐湖集团1.6976亿股。
  2008年3月11日,盐湖集团借壳S*ST数码上市成功,更名为ST盐湖后复牌,当日报收于30.2元,华美丰收等关联方持有的ST盐湖股票市值达到50亿元。
  迅速膨胀的财富给当事各方带来了牢狱之灾。2011年1月,张克强的全国人大代表职务被罢免,随后被云南警方刑事拘留,不久被批准逮捕,涉嫌罪名为诈骗。
  同时被捕的还有华美丰收总经理宋世新、副总经理曹迅毅、华美集团副总裁罗峰、总会计师李苇、兴云信总经理崔伟、兴云信原股东单位———云烟兴云投资总经理董晓云等多人。
  由于此案涉及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增资扩股的合法性问题,资本市场人士对此高度关注。
  张克强的辩护律师之一刘丽娟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这个案子不论怎么判,都将被记入历史。”
  庭审过后,有媒体将张克强等人涉嫌盐湖股票诈骗案称为“没有损失的特大诈骗案”。资本市场人士担心,由于张克强在资本市场上巨大的影响力,该案会使原本困难重重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更加险恶。
  控辩双方争论激烈
  2011年12月30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昆明市中院第二审判庭除了第一排预留了法警的座位,其余约80个座位几乎坐满。
  旁听者中有华美集团等涉案公司高管、媒体记者、法律人士以及从湖南、广东和国外赶来的被告人家属。有旁听者告诉记者,还有一些人是当地政府机关人员。
  当天,共有15名律师出庭为8名被告人进行辩护,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律协副会长朱征夫、云南著名律师刘胡乐、张军、刘丽娟等。
  控方读完起诉书后,张克强的第一辩护人朱征夫向审判长提出,有几个问题需要公诉人进行明确:“第一,本案起诉中的受害人是谁?第二,本案所起诉的诈骗罪中所诈骗的对象是什么?第三,本案受害的国有资产损失究竟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
  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控方反击道:“如何指控犯罪是公诉人的职责,如果辩护人有更好的指控,请坐到(控方)这边来!”在被告人徐彦讯问完毕后,另一位律师再次提出要求明确这一点,仍未得到明确的回答。
  事实上,投资盐湖集团是否必须有“国有企业”身份,是张克强等人诈骗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所在。控方在起诉书中称,国有企业青海盐湖集团对该只国有股的股东资格进行了限定:只能是国有企业。
  在是否有投资门槛这个问题上,青海盐湖集团的态度左右为难。早在2011年11月,盐湖集团董事会秘书吴文好接受法治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有无投资门槛限制问题三缄其口。直到本案开庭前一星期,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才发给云南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局一份公函,其中表明,盐湖集团的战略投资者“优先选择”国有企业……当时“可能有关于增资扩股条件说明的非正式宣传资料”,但该类资料依照规定不属于归档保存文件,因此“没有找到”。
  华美丰收公司董事、代理总裁陈金龙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盐湖集团能做此表态,已经很不容易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现有法律法规都未对投资钾肥行业的资本属性作出限制。
  在法庭旁听的一位法律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控方可能没有厘清全部事实,这容易授人以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控方在讯问被告时,分不清盐湖钾肥、盐湖股份(8.840, 0.00, 0.00%)和盐湖集团三者,一度引起现场出现笑声。此外,控方不清楚什么是关联企业。在问及张克强这个问题时,张克强说:“你去看公司法。”

  控方出示证据时,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晓云说:“我从来没有当过兴云公司的董事长,我只当过八年的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起诉书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对其他重要问题可想而知。”控方回应道:“如果要对公诉人说的这些话咬文嚼字,太没有必要了。”
  虽然不断遭到质疑,但控方在整个质证及辩论过程中相当有底气。2011年12月31日上午,控方计划出示该案的全部证据后再质证,其间,有律师提议法庭分组质证,但遭到控方一位女公诉人的反对:“你不听可以出去啊。”
  当日晚间,庭审结束后,旁听席上的家属和同事向即将离开法庭的被告招手:“元旦快乐!”张克强举起手铐,转身抱拳向旁听席喊道:“我的2011年终于要过去了!”
  “虽然真相不难明了,”一位律师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但没人知道2012年他们会迎来什么。”
  元旦公休三天之后,这场跨年庭审在今年1月4日下午继续进行,当天晚上结束。
  来源:法治周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