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

据编修于1924年的《胡氏族谱》记载:“吾族相传自明永乐初年由云南迁居即墨,世居青岛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余载”。

这就是说,在天后宫还没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经从山西的云南(并不是云南省)迁居在现迎宾馆一带建村居住。

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岛村”。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 *** 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

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 *** 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 *** 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扩展资料:

青岛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新华锦、青建等一批企业和品牌。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

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

青岛的建筑富有欧洲特色。

在青岛德国建筑群主要分布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

1897年德国 *** 借口曹州教案派兵强占胶州湾后,在青岛市南区太平路(德国人当时称威廉街)周边、八大关等处留下德国人建的西式建筑群。

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

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廷、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