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退休金比退休前的工资少?原因很现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每个就业的人都会在入职前关心公司是否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对于这项标准,很多人都很重视,因为这直接与退休之后的老年生活福利挂钩,而且只要交满15年,就能够让老年生活得到最基础的保障,但是退休之后的人反映自己所能领取的额度比以前的薪资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的老人在退休后发现,自己在上班的时候所赚的月薪比较多,就会认为退休后能够领取到的退休金也就越多。但是在退休后却发现,他们所领取到的退休金反而比工资少。按道理来讲,应该是交的钱多,退休后能够领取到的钱也就越多。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各个地区的平均薪酬产生偏差

退休者领取的数额与当时地区的薪酬、基数、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等有密切关系。就说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上涨的速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十,然而与同期的退休金波动幅度降低了差不多5%,这就造成了退休晚的人比退休早的拿到的补贴多,这样的情形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过虽然退休金制度还存在弊端,但是政府一直在改革中,相信不久就能让每个人享受到公平的退休待遇。

2.退休地区不同

有的人在退休前是在一二线城市上班,在退休之后回到家中养老,不过因为就业城市和退休城市之间的社会平均工资存在差异,而且所在城市没有就业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高时,那么他领取到退休金肯定会减少。如果退休人员参保的城市是就业时的城市,而且年限达到10年以上,那么退休之后的退休金就按就业城市的政策领取。如果没有达到10年或者未交满15年,退休之后只能依照户口所在地的退休金额领取。

3.缴费基数低

缴纳的基数也会影响退休金的额度,而且是以最低缴费数额来计算,虽然有的人在就业时工资很高,但是社保缴费的基数很低,那么相应退休金也会很少。

4.社保的转换

很多人在面临退休之际发现自己的社保年限还没有达到标准,于是就把自己原来所缴纳的社保转换为城乡居民社保。虽然这个社保缴费标准低,但是因此人们也不能领取到更高的退休金。

所以月薪的多少决定不了退休金的数额,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标准来进行相应金额的领取。不过一定要记得多缴多得,年限积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有更大的保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