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读书赚到第一个100万》复盘,跌落生命谷底,读书涅槃,金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可以读出人生百万,而你读不懂呢?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可以过目不忘,而你啥都记不住?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而你还是原样?

    正如张萌在《人生效率手册》上所说,真正受益于阅读的人,都有一套系统论的读书方法。高鸿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读书高人,他能读出颜如玉,读出黄金屋,读完马上能用。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听完他的财富课:《如何通过读书赚到第一个100万》。对高鸿鹏老师的读书观深表认同。同时也高度感谢萌姐的推荐,让我们有机会享受思想盛宴。

    高鸿鹏老师提出“财富改变命运,认知决定未来”的观点。

    首先要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毕业后为什么还要读书?高老师强调成功人士没有不爱读书的,孙正义曾经两年阅读4千本书,比尔盖茨、巴菲特、马斯克等成功人士都推崇读书。

    读书是改变认知最快的方式之一,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农业社会读几本书就够用一辈子了。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迭代飞快,尤其第四次工业革命冲击,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不学习、不创新,将会被时代无情淘汰。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的原因。

    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读书,减少对未知的不确定性。高老师特意推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未来布局,才能不走错路。每天思考一下,我的工作机器能做吗?怎样保持我的优势?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深感读书对我们的重要性。没有资源、没有背景,高考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帮父母卖水果,做点小生意,早点结婚?从小帮父母摆地摊,被某些人鄙视,经常被城管追赶的经历历历在目。我害怕那样的生活,我希望读书能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经过两次高考我考上一所二本学校,一直有名校情结的我,希望考研升级人生。不幸考研落榜,工作后不甘心,继续考,终于考上重点学校。毕业进入大学教书,更加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继续考博、读博。一路曲折前进,走了很多弯路,也收获了成长。

      虽然很多人爱读书,但是读了就忘,读时很感动,读后原地不动。这是方法出了问题。我们为什么读了就忘,而别人能用读书赚100万呢?高鸿鹏老师提出一句话读书法。一本书不在于你读了多少,重点在于理解一句话、记住一句话,应用一句话。德鲁克的一句话“一次只做一件事”,他记了15年,也用了15年。他认为你的注意力在哪,你的时间就在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

    正如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提出的,专注让你无敌,迭代让你精进。

    我现在读书会向自己提问,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核心的句子是哪一个,并记录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同时思考,我可以如何去做。读以致用,如高鸿鹏老师所说,读书不用等于白读。

      高鸿鹏老师说真正促使一个人改变是遇到人生挫折,走投无路的时候。 当人没有退路的时候,也是离真理最近的时候。 不经历黑夜的痛,不知道黎明的曙光。为什么有的人安于现状,是因为痛苦不够,还可以承担这个后果。

      仿佛说的就是我自己。这两年自己走到了人生低谷,2015年刚考上博士,本来很开心,但2岁多的孩子查出发育迟缓,各方面都落后同龄小朋友,当同龄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她不会,当同龄孩子会踢球时候,她不会,当同龄孩子会主动尿尿的时候,她不会。更受打击的是医生告诉你这种病无药可治,伴随终身,你做好养她一辈子的准备。对于第一次当上母亲没多久的我无异于晴天霹雳。

    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曾经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她能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现在医生告诉你她可能是个傻子,上天给你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仿佛自己的天塌下来一般。那段时间,我仿佛生活在梦中,整天以泪洗脸,失眠抱怨。为什么是我?我感觉自己这辈子完了。万念俱灰,甚至动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我开始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学习,书籍给我带来了力量,我决定拯救我的孩子。我是她唯一的靠山和希望。有一本书《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打动了我。我的孩子就像一只小蜗牛,走得很慢,没关系,我会牵着你慢慢前进,不会放弃你。我放下了学业,全心陪伴孩子成长,白天带她奔波于医院和康复机构,晚上研究康复的方法书籍,只为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我平常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脑袋思考的都是如何更好地帮助她,我不相信命运。我放弃一切娱乐和社交,一切以孩子康复为中心。

    我也重新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家人永远重于其他。我慢慢明白,不是我带蜗牛散步,而是蜗牛带我散步。在康复训练中,我发现还有很多更慢的小蜗牛,但是他们的父母依然没有放弃,付出各种努力帮助孩子。为孩子一点点微小进步而开心感动。在父母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他们眼中的天使。

      经过两年康复和悉心照顾,孩子各方面都慢慢进步,语言能力、自理能力都提高了,4岁孩子上幼儿园后,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思考我的学业和未来。之前两年毫无心情准备,今年是最后一年。也就是我要用不到1年时间来完成3年来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

    我想过放弃,如果我不能毕业,我能做什么呢?工作经验没有其他人丰富,年龄也没有优势。后来我看了《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深受鼓舞。作者一边工作备考哈佛,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为了抽时间备考,她早上3点起床复习,白天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学习。在工作家庭繁忙的情况下,仅用半年备考考上哈佛。

      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在2018年完成学业。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买了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人生管理课》,还有其他老师的一些课程。今年2月份开始,7点多起床的我,慢慢调到早上4点起床,甚至更早。目前坚持早起125天,期间没有睡过一次懒觉。为了健康长寿,能多陪伴孩子,从不跑步的我开始跑步,一周3次,累计跑步461公里,101次。

    这4个多月,我买了一万多元图书,阅读了200多本书籍,现在基本每天看两本书,从3月份开始写读书笔记和随笔,累计10万字。还影响带动了一批小伙伴早起阅读。正如萌姐所说,让自己成为异类榜样,接受大家的监督,可以更快成长。通过阅读,我的思维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固定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感恩生活对我的磨练,不再害怕任何挑战。

    正如萌姐所说,每一次困难,就意味着一次机遇。战胜挑战,你就获得了成长。

    虽然我也爱读书,但是方法跟高鸿鹏老师还是差远了。读书的面要广,才能建立联系。方法论和常识的书籍要读,如:《原则》、《潜规则》、《第四次工业革命》等,我国古代经典书也要读,如:《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他一年至少读300本,还不包括报纸和杂志。同时高鸿鹏老师还强调读书要输出,读历史人物可以给他做简历。最重要的是,读书要用,最好的学习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我的阅读面不够,经典书籍读得少,输出也不够。听完高老师的课后,我立马做了以下三件事情:

1、把高老师的推荐的书籍都买了,并开始阅读输出思维导图;

2、建立学习群:30天有效学习成长群,督促大家每天学习打卡,这个月的重点是输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输出2千字论文或,思维导图一幅。

3、拓宽阅读面,开始阅读经典书籍,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

    我的脑海中常浮现萌姐这句话:与谁同行,决定你的未来。为什么萌姐、高鸿鹏老师他们能获得成功,我总结成一个公式:明确目标+高效阅读+以人为师+强执行力+复盘=成功。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比你优秀的人都这么努力阅读,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比你成功的人都这么勤奋,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如果能够持续坚持下去,在把握时代趋势和规律下,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实现人生第一个100万不是梦。

  没有伞的孩子,更要找准方向,加快速度奔跑,用杠杆力量实现人生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