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惊蛰天,艾灸可疏肝利胆,健脾祛湿,护心护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惊蛰后,世间万物已从蛰藏中苏醒,进入“生”的状态,人当然也进入了“生”的快车道!

惊蛰犹如农民春天播种,不能错过节令,否则收成就要打折扣,我们身体的气血能量也是如此!

而且,中医养生的核心就是顺天时!即顺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的变化。现在正值春季,春生自然是生发“阳气”,即“五脏六腑的阳气”!

升发阳气,艾灸很适宜

因为艾灸是通过燃烧产生近红外和热量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预防和调理疾病的自然疗法。

在惊蛰艾灸,可帮助阳气大量生发、充盈,更可以帮助身体培固本身的阳气,以此来重点调理以下几个器官。

1、疏肝利胆

《黄帝内经》中讲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说明了春季养生宜养肝为要务,不易伤肝。 疏肝利胆可艾灸章门穴 ,章门穴属肝经,也是脾的募穴;

艾灸章门穴不仅能够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还有调五脏之气血,健脾的作用。另外,可 加灸阳陵泉 ,此穴属胆经,也是胆经的合穴,有专解肝胆之郁的功效。

2、健脾祛湿

春季雨水增多,很多朋友会有身体湿重的反应,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大便粘、舌头有齿痕等。那我们就要通过艾灸增强脾脏的功能,加快运化痰湿!

健脾祛湿,可参考艾灸取穴: 中脘、神阙、足三里

3、护心护脑

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冷空气尚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

南方阴雨开始增多,北方干燥多风。有谚语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等,可见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

所以,老年人还是要多加注意心脑血管问题,艾灸 内关、足三里 可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艾灸,惊蛰后养生还应早睡早起去“春困”;

饮食宜清淡,少酸多甘可健脾滋肝;

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驱邪气;

最 后要保持乐观、切忌妄动肝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