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首次集采启动 专家称对中医药行业长久发展有规范化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3月初,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集采报量正式启动。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数据填报工作已完成。按照惯例,4月下旬或开始企业报名、产品投标报价等工作,最快5月中下旬开标。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跨区域联盟中药饮片集采大幕正式拉开,超过2000亿元的中药饮片市场或将加速重整。

开展中药饮片数据填报工作

3月10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文,按照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办公室《关于开展部分中药饮片品种相关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山西省医疗机构开展中药饮片集中带量采购相关品种采购数据填报工作,鼓励医保定点 社会 办医药机构和定点药店自愿参与本次集中采购。除山西外,山东、宁夏等地也相继安排中药饮片报量工作。

通知明确,各医疗机构应根据2021年采购情况,逐一填报目录品种的 历史 采购量、总采购金额、最近采购单价、生产企业和规格等数据。同一品种有多个生产企业供应的,须按同一品种名称逐一填报。

根据中药饮片联合带量采购清单显示,此次采购品种包括黄芪、党参片、金银花等21种常见的饮片。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是我国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就已达到约2200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过2600亿元。

但长期以来,中药饮片规范化难以统一,价格受季节、产地等因素影响较大。像中成药那样组织集采,有一定的难度。

中药材标准化问题制约集采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09-2010年,人参、三七和党参等核心中药工业原料曾在一年内出现近10倍以上的暴涨;2020年下半年至今,连翘、生地等大宗原料,同样出现翻倍上涨行情,且仍有继续上行趋势。

而此次集采的21个品种中,年内价格上涨的品种占比较高。21个集采品种中,上涨品种有16个,占比76.19%;其中,价格涨幅超过50%的有7个,包括川芎、山药、丹参、牡丹皮、白术、麦冬和当归。

为什么中药材价格能够出现如此急剧的波动?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找到了经营中药材种植、收购和粗加工的甘肃禾盛农资负责人蒋女士,其表示,绝大多数中药材都是农副产品,还是有“靠天吃饭”的成分在。

蒋女士说道:“中药材的生产情况往往会受到上一年中药材行情涨跌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收益品种将会成为农户种植和生产的首选。因此,中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周期变化也会对未来中药价格变化造成直接影响。”

而且最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药材生产恢复周期需要3-4年,种植难度也相对偏高,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忽然需求量暴增,那么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实际上市场没有新货供应的。

在集采品种中,如麦冬、丹参这些品种,一旦价格持续低迷,产区生产快速调减,供求矛盾极易发生改变;红花、党参、当归如果产地降雨过多,则极易导致植株长势欠佳,单产能力下降明显,也就造成产品价格走高。

对于中药材标准化的问题,蒋女士表示,从整个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希望能够有一套比较合理的标准出现,但是实际上这很难。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地域产出后从化学化验结果来看,数据差距并不大,但市场认可度和医用效果确实不一样;其次,哪怕同一地域,不同的年份,如果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产出的东西也会有差别。

集采能够提高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

记者注意到,本次联采《中药饮片联合带量采购品种清单》上,针对即将展开联采的中药饮片,公示了执行标准、性状描述、品规编号、规格,以及规格等级。这一切都在解决一个难题“标准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徐天强调道,饮片一旦纳入集采,可能会出现饮片规格的统一化、价格的稳定化的现象,但是在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隐患的一面。

即集采在整合资源的时候或许出现垄断原料行为。此前多家中药企业生产供应时,目标还相对分散,原料也容易组织。而当中标结果集中于几家企业后,目标则更为突出,炒货商也就更容易“操纵”中标产品的核心原料,像一些由多种原料组成的复方品种,若有一味冷背原料被掌控,企业生产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徐天总结到,中药饮片集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预计对中医药行业长久发展有规范化作用,但是要注意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市场价格违背基本面波动的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