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号发射成功,意味着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嫦娥5号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了登月的第三步:绕,落,回的第三步。

单纯的从发射成功来说, 是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可靠性的再一次证明。

中国登月计划三部曲:

首先我们应该提前说一点,不用过于强调美国在1970s年代的载人登月。毕竟阶段不同,中国在登月研究上面,既没有浪费金钱,也没有精力大的失败,是稳扎稳打的进步。

保持中国的节奏,不会落后,同时也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1)绕 :2004年 2007年(一期)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

(2)落:2013年前后(二期)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3)回:2020年前(三期)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这三部都稳妥的进行着,按照这种节奏, 中国可以在嫦娥系列载人登月飞船,会在未来10年实现。

嫦娥5号的多项首次尝试的意义

嫦娥5号要做4个首次尝试,这四个尝试都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首次在月面自动采样;

中国唯一一次获得月球岩石样本是美国送的 1克的岩石样本。 即便是这样,也对我们岩石月球起到了不少的作用。这次嫦娥5号,将在美国,苏联等航天器没有登录过的 吕姆克山进行软着陆,然后钻地2米取的2kg的月球岩石样本带回地球,针对月球的 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 历史 的研究。

(2)首次从月面起飞;

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最后都是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后,最终留在了月球。嫦娥5号,是为了以后载人登月计划,返回地球,进行技术验证。做的一个实践。因此首次在无人的状态下实现月面起飞。

(3)首次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月球轨道的无人交汇对接,38万千米之外,即使是光速也需要1.3s的延时,这对于验证无人交汇对接技术很关键。

(4)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作为深太空地区返回,嫦娥5号是第一次。我们之前经历的空间站反馈,都属于是近太空。在深度太空反馈的航天器,速度会非常大。

嫦娥5号的返回器,进入大气层的速度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这一系列的尝试,都是在为后续嫦娥系列载人登月做准备。

在科学的角度上面,完全的准备,比临时抱佛脚好好的太多。多次尝试要比一次灵光乍现来的靠谱。

所以对于载人登月来说,前面实验在多次,都是非常必要的。

长征5号——胖五的性能再次得到了验证

实话实说,在大推力火箭领域,中国目前一枝独秀的产品就是“胖五”,起飞重量达到870吨,起飞推力达到1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吨级。

这个性能在全球算不上顶尖,但是排进第一梯队中还是有机会的。

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去月球 探索 ?

征服星辰大海,确实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但是在基础科学领域,认识和 探索 自然界的渠道方式非常多。月球就是人类 探索 宇宙的第一站。

(1)月球上之所以富含氦—3,是由于氦—3大量存在于太阳风中,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太阳风粒子能直达月面。经过亿万年流星和微流星的撞击,整个月球表面都不同程度地“吸附”上太阳风的粒子。

氦-3被认为是最清洁的核燃料,适合未来星际旅行。

在地球上氦-3的总含量大约仅有几百公斤,在月球上风化土中可能有数百万吨;

(2)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月海玄武岩中的钛铁矿和克里普岩中的稀土元素、钾、磷和铀、钍等)

钛铁矿不仅是生产金属铁、钛的原料,还是生产水和火箭燃料——液氧的主要原料(Welham 2001);


即使退一万步说,不考虑资源的价值。

如果说上一轮知识革命是抬头看世界,那么未来的知识革命是抬头看宇宙,我们不希望中国落后,落后了,目光都被别的航天器遮挡了。

玉兔正在休眠,是不是想着广寒宫里舞翩跹?

嫦娥五号出发,是不是带着中华最古老的浪漫?

下一个小目标真是传说中的“捣制长生不老药”么?

我观看了这次发射直播,说实话确实振奋人心,另人激动。

(嫦娥奔月)

我们国家航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到现在载人航天,我们走了漫漫长路,成果来之不易。

这次的嫦娥五号成功升空,为我们下步载人登月做个实验,嫦娥五号将在月球返回地球,并带回月球土壤。

月球是我们的天然卫星,对于月亮我们有着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自古人民都想去月亮一探究竟,今天在强大的 科技 面前,我们将实现这个多年的梦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地球以外的情况,看看美好的传说是不是真的,美丽的月宫仙子能不能出现在人民的视线里,传说中的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这些疑惑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实现载人登月的时候,会一一验证,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