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的嘴里含那么多的小动物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2

人心不足蛇吞象,曾侯乙贪心可见一斑,提及曾侯乙,我们更多的是知道曾侯乙编钟,至于口含21个小动物玉器,莫非是他贪吃?其实这21件玉器,恰恰代表了当时极其严格的丧葬习俗,具有深刻的含义,一个嘴巴中包罗万象,仿佛一个小型动物园,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曾侯乙在当时有多么豪横,整个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就单单口中含有的玉器数量而言,绝对是国内空前绝后的存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什么古人要在下葬时嘴巴中含物件呢?

其实关于古代人嘴里含东西的习惯,还有一个相当著名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嘴巴中整整吞下了一颗堪称世界之最的夜明珠,这种丧葬习惯究竟有什么讲究呢?其实就按我们老家的习惯来看,当年我爷爷奶奶下葬的时候,口中含的是金块儿,当时我也很不明白,最近才得以专门了解这个问题。


首先在逝者嘴里放东西,也是为了让死者能够保持较好的容颜,毕竟人在死后人体组织会缩水,皮肤也不再像活着时那样有弹性,很快就会干瘪塌陷下去,最起码,在下葬之前,也不会让人看到有所不适,从小到大,一般家人是不会让小孩子看已经逝去的爷爷奶奶容颜的,或许也因为这个缘故,其实也变相的是对小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的一种保护。其实这件事,就和一般下葬之时,会给死者化妆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呢,在嘴里边一般含着比较饱满的东西,也有利于死者体内的气体不会向外泄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尸体不会很快腐烂,尤其是在夏天,这个行为也显得至关重要,其实跟着面部肌肉一起塌陷的,还有死者的肚子,所以有这些气体的存在,也是对尸体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下葬给逝者口中含东西的缘起始末

我国古代关于口中含东西的文献是这样记载的,根据儒家经典《公羊传》中的叙述:

孝子所以实亲口,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


由此可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丧葬习惯,而且曾侯乙嘴里边含的是玉器,也间接表明了他的地位,至于慈禧太后口中含夜明珠,我觉得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太合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慈禧太后在当时的掌控力,当然随着社会阶层的不同,口中所含的物件,直接表明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贫富程度,以及这一生的影响力高低,当然现如今就没有那么一说了,只要是子孙后代有孝心,多多少少也会在逝去的父母口中放些东西,当然这里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曾侯乙口中含了足足21件,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不可否认,曾侯乙墓在1978年发掘之时,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轰动,当年出土的文物之多,实在令人震撼,这嘴巴里塞的21件小玉器,根据现场清点,最多的是小玉牛6个,其次小玉羊4个,小玉猪有3个,剩下的小玉狗2个,小玉鸭和小玉鱼也有3个,总体来看,鸡鸭鱼肉是一应俱全,难道当时的曾侯乙如此有爱心,把它们含在嘴里怕化了?


显然不是,最主要的还是彰显其富裕程度,同时也表明了其社会地位,但为什么偏偏要含21个呢?

不得不说这里还真有点讲究,当然以下观点,请读者理性看待:

命理数21,根据相关资料对此的解释是:

明月中天,光风霁月,万物确立,官运亨通,大搏名利,《易经》中认为,此数多从于男性,而且认为21作为天的补数,具备了首领之选的运势,相对来说对于女性就不太友好了,得此数者,一般婚姻不顺,有凌夫之格,夫妻之间难免会反目不和。

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明白21所代表的含义呢?看来曾侯乙口中的21个小动物,也并非随随便便简简单单。


总体来说,曾侯乙口中的21件玉器,是具有极其深刻而美好的含义的,对于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往往有人也相信,宁可信其有不,不可信其无,所以久而久之对于这种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最后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家那边祖上有没有遗留下来的丧葬习惯,一般情况下会在死者口中含什么东西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