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1991年1月11日国家环保局释出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资料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 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资料。

  第四条 环境监测站开展建立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 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资料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 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定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定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 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资料;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四***负责监测人员考核认证和优质实验室评比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质量保证的量值传递

  第九条 标准物质是量值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或其他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负责研制、生产和提供各类环境监测所需的标准物质。

  第十条 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追踪总站或其他经过计量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的量值。严禁提供、使用超过储存期限的标准品。

  第十一条 各类环境监测计量器具应由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四章 实验室和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化学试剂管理使用制度;原始资料、记录、资料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按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仪器装置,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校准。

  第十四条 环境监测人员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符合要求者应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测工作。

  第五章 质量保证工作内容

  第十五条 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物件、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和具体条件,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经过优化确定后原则上不变,确需变更时,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级监测站备案。国控网路站变更测点时须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并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备案。

  第十六条 取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物件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执行。样点的时空分布应能正确反映所监测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第十七条 取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取样记录,取样后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储存,尽快运至实验室分析,途中防止破损、沾污和变质,每一环节应有明确的交接手续,最后经质控人员核查无误后再行签收。

  第十八条 分析测试时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最新版本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必须进行等效性试验,并报省级以上监测站***包括省级***批准备案。分析人员在开展新专案***包括本人未做过的专案***监测之前,要向质控人员提交基础实验报告。

  第十九条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

  ***一***分析人员可根据情况选用绘制质控图、插入明码质控样或作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自控。

  ***二***凡能做平行样、质控样的分析样品,质控人员在取样或样品加工分装时应编入10~15%的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样品数不足10个时,应做50~100%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

  第二十条 实验室之间质量控制采取下列方式:

  ***一***各实验室配制的标准品应与国家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试验。

  ***二***上级站经常对下级站进行抽查考核。

  ***三***上级站组织下级站对某些样品的部分监测专案进行室间互查。

  第二十一条 监测资料的计算、检验、异常值剔除等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二十二条 各实验室在报出分析资料的同时,应向质控室提交相应的质控资料,待质控负责人稽核无误后,全部资料方能认为有效,经三级稽核,业务站长签字后资料生效。

  第六章 质量保证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环境监测系统实行质量保证工作报告制度。二级站应在每年一季度末向总站提交上年度质量保证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基层站也应在上级站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有关质量保证材料。

  第二十四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常规监测中质量保证、监测分析人员考核认证、实验室考核评比、人员培训、标准样品及质控样品的使用和新开监测专案的进展等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站作出专题报告。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监测站和网路成员监测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