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对食用菌种植的危害有那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22
你好!
养猪场环境不好,如果距离养猪场较近,容易导致食用菌受到杂菌的污染,如果可以选择,尽量选择距离养殖场、水泥厂、酱油厂等污染源较远的场地。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2个回答  2020-05-31
常规
食用菌生产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工厂化生产,但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投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因此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另一种是家庭式
生产模式
,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
菇房
和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散布在近郊各区,难以规模化生产,而且每亩菇棚投入需要5万元以上,大面积发展同样受限。这两种固定设施的生产模式由于连年生产,容易造成
环境恶化

杂菌
丛生,病害加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防病用药还有造成产品污染、农药超标的危险。
北京拥有各种林地约1000万亩;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平原
速生林
有120万亩左右。利用林地进行食用菌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一是
林地资源
丰富,取之不尽,可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发展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
争地
,可以缓解农林争地的矛盾。二是林地枝繁叶茂,树冠遮荫,无须建房
搭棚
保温,减少了设施投资成本;三是林间氧气含量充足,比林外温度低、温差大、
空气湿度
大,适合食用菌生长,生长条件来源于自然,无需人工创造气候条件,管理粗放,省工省力。四是林地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可以生产
无公害食品
,生产的食用菌品质好,菇味浓,营养丰富。五是食用菌生产用过的废料可以用作燃料,也可直接为林木生长提供有机肥,既可以促进树木生长,也减少了废料处理,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
林地
食用菌栽培
就是把已经发好菌丝的菌棒(料)堆放在林间空地里进行
仿野生
式生产。林地生产食用菌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一亩林地一般可获得效益5000元以上,高的可达2万元以上,效益高于种植其它农作物。由于效益很好,今年京郊栽培面积迅速增加,通州1万亩,房山和顺
义都
超过1000亩。
栽培方式:选择4~5年生遮荫达到70%以上的人工速生林地(树势偏弱的林地可适当增加
遮阳网
等辅助措施,以改善遮荫度),将提前准备好的食用菌棒(要求发好菌或接种点菌丝连成片的菌棒)或堆沤好的菌料,在4-8月移入林地,即可进行食用菌生产。入林时间:
白灵菇
3月下旬—4月底;香菇4月中旬—5月底;木耳、平菇5月上旬—6月底;双抱菇7月初—8月初。白灵菇采取地埋方式,即在林地内做1.5-2米的平畦,将菌棒平放在畦内,覆土2厘米左右,可延长供应期2个月左右,并实现循环再次利用;香菇和木耳采取
单摆
式栽培,或结合
观光农业
进行架式栽培,方便游客观赏和采摘;平菇采取地埋或墙式栽培;
双孢菇
采用地埋式栽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菌棒入林后注意调控林地温度和湿度,最大限度满足食用菌生长需要,实现丰产丰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