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睡眠》——不觅仙方觅睡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0
根据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这就说明,有超过3亿的中国人出现了睡眠障碍。而90后面临着更严重的睡眠问题,有6成以上的90后深受各种各样的睡眠困扰,在这部分人中,有3/4的90后在晚上11点后入睡,有1/3的90后在凌晨1点入睡。这种“睡眠负债”又会对人的身心 健康 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呢?

最近在读的日本作家裴英洙的《一流的睡眠:再忙也有好状态的32个高效睡眠法》。裴英洙原本是一名胸外科的医生,常常需要一天做三四个小时的大手术,那么,好的睡眠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的是比起 “让身体休息”,更重要的是 “让大脑休息”,因此,睡眠是缓解身心疲劳的最佳方法。

如何才是好的“睡方”呢?接下来,大家分享几个实用技巧:

为什么要用”质量“这个词呢?因为太多的人认为”睡眠=睡眠时间“,认为睡足了8小时,就是满足了睡眠要求,应该精力满满,但是大多数情况是”事与愿违“。那晚上睡几个小时比较好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有资料表明,达芬奇平均每天睡四个小时、Microsoft创始人比尔盖茨平均每天睡眠约7小时、柳比歇夫平均每天要睡10多个小时,所以,每天要睡几个小时,真的是“因人而异”。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法,让自己更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1、破除睡眠心理:不要为了睡觉而睡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反而会让你更加的烦躁和清醒,越发睡不着。

2、可以适度运动:如果白天活动过量,晚上就容易产生困意,不用勉强也很容易入睡。如果加班,晚上7 ~ 9点要保持运动,可以做些轻松的运动积累疲劳感,让自己更容易入睡。比如提前下公交车,走上一站。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所以,睡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环境都不同,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反推这个方法来计算起床时间:

结合我自身睡眠经验,具体的做法是: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经过之前计算,我的睡眠周期属于一般人范围90分钟,也就是1.5小时,每天我需要睡4个睡眠周期,合计6小时。

PS:一般人睡前需要准备10-20分钟左右,但是我属于秒睡一族,不用准备,几乎是趴下就着的那种人。所以,我每天的入睡时间是晚上22点50分到22点55分就会上床,然后几乎23:00就会进入梦乡了。有华为手表睡眠监控系统为证。

无论是熬夜的夜间小睡,还是午睡,都不要超过 30 分钟,最好是控制在20分钟左右。如果超过30分钟,正好处于深度睡眠的中心,如果此时忽然被叫醒,我们的身体会感觉疲惫、出现精神涣散、无法专心工作的情况。

记得2019年下半年,有段时间因为工作非常忙碌,精神压力山大,几乎天天秒睡的我,晚上睡眠质量也非常地差,入睡难、易惊醒,第二天早晨6点多起床继续上班。上午我还可以强打精神处理工作,午饭后,几乎都是靠咖啡续命,还精力值超低。后来,为了保证下午的工作质量,午饭后我会靠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因为当时没有午睡习惯,所以,起初几天,并不能真正睡着,但闭目养神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25分钟之后,困意确实消退不少。

后来,我就刻意营造午睡氛围,经验如下:

1、设置手机闹钟,小睡20分钟。这样就可以安心入睡,不用担心睡过头。

2、戴上眼罩,盖上毯子。眼罩、毯子可以帮我排除外界干扰,通常3-5分钟之后,意识会渐渐模糊。

3、醒来后不马上起身,留5分钟过渡时间。通常我真正睡着的时间一般是15-20分钟,当意识渐渐恢复后,我不会马上起身,会闭着眼睛继续休息一会,留5分钟让身体和大脑自然地从睡眠过渡到清醒状态,当我感到差不多完全清醒了,才会起身开始工作。

就这样,那段忙碌的时间里,虽然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甚至更少,但午睡和夜间小睡的“睡眠投资”有效地帮助我抵抗睡魔、专心工作。

俗语说的好:“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早睡早起,清爽欢喜;迟睡迟起,强拉眼皮”。《一流的睡眠》一书里用科学的睡眠知识、正确的睡眠方法、告诉读者如何快速熟睡消除疲劳,保持每天最佳状态。

让我们用书中的32个“睡方”来实现“ 完美的一天从前一天晚上开始”这一宣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