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夏侯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对于夏侯玄这位叱咤风云历史的人物,我想大家都应该认识他。我们先来了解了解他的出身,家庭背景:夏侯玄,字太初。是三国时期曹魏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玄学家。他的父亲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是右将军夏侯霸的侄子。他的妈妈是曹爽的姑姑,是曹真的妹妹。由此可见,他的家庭背景有多么强悍。

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是曹魏帝国少有的正人君子,中流砥柱。接下来就我们坐上时空飞船。穿梭到《世说新语》这本书,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世说新语》这本书中他是怎样的一个“正人君子。”

我们先穿梭到第一站,《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第五。《世说新语》方正第五记载: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译:夏侯玄被逮捕,当时钟毓是官中的延尉,而钟毓的哥哥钟会与夏侯玄不曾相交好,于是钟会就对夏侯玄狎昵。夏侯玄说:“我虽是刑余之人,但也仍然不愿与你交往。”夏侯玄经受严厉的拷打。可是也始终不吭一声。“真是一条好汉子。”我叫道。随后到刑场受刑。依然是面不改色。

在这件事后还有一件让人震撼的事:夏侯玄被抓后,钟毓叫他写罪辞,可夏侯玄却不屑的说:“我有何罪?你要来追问我么?那罪辞还是你帮我来写吧。”钟毓因为他是名士,节高不可屈。于是便连夜写罪辞,并在第二天装哭交给夏侯玄看,让夏侯玄觉得自己很同情他。夏侯玄看完后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夏侯玄他身上的名士风流,也就是“”魏晋风度。”这种风度节高不可屈,正义凛然。并且夏侯玄对于那些小人绝对是不屑一顾,从不与他们来往。

我们还可以从《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第七篇中看出夏侯玄坚守自己的原则: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夏侯玄与广陵人陈本是好朋友,夏侯玄与陈本在陈本母亲前喝酒,这时陈本的弟弟陈骞回来了,陈骞直接走到了堂屋门口,想与面前这位鼎鼎大名的名士结交。可是陈骞年龄未到品德未到,而且与名士结交应该是去拜访他,怎能这样没有礼貌,直接去结交呢?果不其然,夏侯玄很严肃地说:“事情一码归一码,相同的可以一起办,混杂坚决不可以办!”

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夏侯玄他做事的原则是“丁是丁,卯是卯”,坚守礼仪规则。这里夏侯玄又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知节懂理,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并且不因个人关系的亲疏发生任何转变。凡是牵扯到为人原则的事情,决不含糊,这,是一种态度!

“来,启航,下一站我们又可以看到怎样的一个夏侯玄呢?”让我们再次坐上时空飞船穿梭到《世说新语》雅量第六(3)“嗖!”: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译:曾经,夏侯玄倚靠着柱子写字,突然下起了大雨,一道张扬舞爪的闪电“轰隆隆”地一声劈到了夏侯玄倚靠的那根柱子。结果夏侯玄的衣服都烧焦了,可他还是面不改色,似乎这道闪电根本就没有劈到这根柱子上似的。他继续写字,而他附近的宾客都跌跌撞撞、非常慌忙、站立不稳。

读到这里我更加不敢相信了,我没想到夏侯玄他居然在浑身衣服都烧焦的情况下还在写,(如果是我早都吓得昏过去啦!)似乎就把这道闪电给无视了。唉! 夏侯玄真是有大将之风,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品质。

我越往后面读越发现,夏侯玄这个人身上的优良品质真是多得数不胜数。几乎就没有什么缺点。真不愧是夏侯家族,而且夏侯家族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包括曹操这一代枭雄,他的血脉也是有夏侯家族的一部分的。唉!我也好想出生在夏侯家族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