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不孝顺,父母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6

文/母婴期刊

过去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90后这一代人,赶上政策的大环境,家里要么一个儿子,要么一个女儿,孩子被父母和老人宠爱有加,他们从小坐享独宠,在生活、教育等方面占据有利资源,不像多子女家庭,什么事情都要瓜分,分得不公平还会影响手足亲情。

独生子女家庭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家里的资源都会让这一个孩子受益,在万般宠溺之下,孩子生活奢华,父母的过度满足,让其失去独立成长的时机,在外面经不起考验,对内靠啃老生存。

曾仕强说,有一位妈妈向他讲述儿子的事情,他去学校食堂吃饭,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一会儿问,怎么饭还没有端过来。食堂都是自己盛饭的,他说从小未盛过饭,都是妈妈端到跟前。妈妈后悔自己毁了孩子,过度关爱孩子,害得儿子没有自理能力。

因此,父母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要自己盛饭,还要给父母盛饭(但要确保不会烫伤),孝顺的孩子离不开父母从小的教养。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设限,他的要求会不断“加码”,就变成了纵容、溺爱。婴儿通常用哭声表达不满情绪,也是一种生存技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会哭闹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孩子不哭不闹,大人会当什么事情都没有。有的小孩“不哭则已,一哭惊人”,是非常厉害的角色,父母就会火急火燎。一旦拿捏住父母,只要哭闹,甚至全部家人都会参与进来。所以,婴儿非常懂得“生存之道”。

孩子超过两岁后,父母见多了孩子的“鬼点子”,再哭闹,父母已经有了“免疫能力”了,不再相信孩子的“套路”了。孩子是“善变”的,当他们的“表演”不再有效时,就会改变风格。

孩子长大后,跟你处于“斗气”的状态,父母这辈子跟“气”关系密切。让人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搞不懂这个,教育孩子无从着手。

独生子女给父母养老压力大

古代的《二十四孝图》中,他们的孝多是侍奉父母为主,也就是“父母在,不远游”式的孝道。现在交通比较发展,孩子“云游四方”,想要看望父母,不仅耗时、费力,还费钱,倒不如直接给父母发红包,网购寄礼物方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孝道与金钱是挂钩的

白岩松说: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孩子不孝顺。一对年轻父母,上面四个老人,再往上可能还有两三个,也就是年轻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普通人能养起吗?

从此数据和过去数据对比上来看,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老龄化 社会 正在到来,而且形势严峻。而年轻人不婚不育以及生二胎压力重重,我们正在进入“低生育陷阱”,新生人口减少,意味着将来养更多老人,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延迟退休目的就是缓解这一问题。

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们经常提到“言传身教”,孩子生而一片空白,父母就是榜样,父母用心侍奉老人,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做到不溺爱、不娇惯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父母做一些事情,不要为其包办一切,把孩子养成“妈宝男”,孩子学会了一味地“索取”,并以此为乐,将来怎么可能孝敬父母呢?

养孩子不必苛求孩子孝顺,你做好父母的本分事务,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尽力做好教养,不要用所谓的责任、道德、责任去约束和牵制孩子,孩子只需要走好自己的路。

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如果父母孝顺,生出的孩子也会孝顺;如果父母不懂孝敬老人,出生的孩子也会成为逆子。可见,古人已经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

孩子长大后也有他们的压力,结婚后生两个孩子,也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父母如果提前做好养老规划,可以减小儿女的负担。

有调查显示,退休领导晚年相对比较幸福,他们有不错的退休金,甚至比孩子的收入都要高,完全可以不依赖儿女,逢年过年还会给孩子发红包。晚辈当然希望老人长寿,他们自己也这么希望,多活一年就会多领一年养老金。

而普通家庭而言,只靠养老金可能不足以防老,有的地方一个月可能只领几百上千,一线城市数千元甚至过万。老年人医疗、旅行、饮食等都需要开销,所以,应提前做好储备,比如存款、房产、投资等。

作为父母,应养老生活,规律作息、 健康 饮食、加强锻炼,爱惜自己的身体,一个 健康 的身体,才能年老时少痛苦,不给孩子添麻烦,生活能够自理,就是孩子最大的福分。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你连带孙辈都不够格。

因此,父母用心养好孩子,提前规划养老生活,为自己筑起紧固的“保障能力”,至于孩子孝不孝顺,那是他们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孝顺,父母应该反思当年家教是不是出了问题,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