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凯的禅和之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1

第一次见到李振凯先生是在今年的五月四日,一行友人在王建平先生的组织下相约去太原市郊的云山踏青,春山美景加上山中的奇水,让十多位朋友实实在在的享受了大自然的沐浴。振凯先生就在其中。他清瘦、少语,只是用相机专心的寻觅山中的奇花异景,显得非常特立独行。在我和他握手相识的那一瞬间,一股静气、和雅传导给我。 再次见到李振凯先生是在他的画室,琳琅满目的画作挂满了墙壁。我顿然有种步入艺术殿堂的恍惚。虽然每幅画面不同,色彩各异,但却都氤氲着一种静美之气,禅和之音。我突然想起四个字:文如其人。画何尝不是如此!
李振凯先生, 山东德州人。毕业于中央美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成员。作为一位画坛的青年才俊,他的画作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浮躁难安的环境中,他的画带给人的是一派宁静、一份和美,一份淡泊。不论是画工深厚的工笔画、擅长写意的国画、还是他独具风格的“五向合一”作品,都能让人疲累的心在静美的画面、流畅的流条、清幽的氛围中得到一种惬意的释然。尽管他的画已经在拍卖会上达到了近百万的高价,但李先生却非常低调。在他沉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不拔、思绪飞扬之心。每一幅画作都是他心灵与自然的私语、是他阅历社会百态心灵的感悟。读他的画自然而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种轻松与安宁。 美的东西带给人的是舒畅和愉悦。在李先生的一幅题为《和音》的国画作品前,我们扑面感到的是一股清新、一份宁静。舒展的荷叶、初绽的荷花,充满了生机和向往,一杆坚挺的叶柄上是一只才落脚栖息的小鸟。画面的色彩明丽简洁,线条清爽自然,没有拖沓,没有娇柔,干干净净。不论是鸟的神态还是花的姿色、叶的样貌都拨动人心弦,确实是一幅大自然的和音。而同是写荷的题材,另一幅《禅和》意境又不同。残阳下一枝残荷,枯萎的叶,老到的莲蓬,残而不萎靡的茎杆,背景是空茫的苍穹。黑白的莲,桔色的水天,没有更多的表达,却意韵无限。这一刻一切都静止了。生命的庄严在静穆中得到升华。作者禅悟了生命,读者也从静美中体悟了残荷也即禅和。生和死被画家这样无声地解读了。
“五向合一”是李振凯先生独创的一种绘画风格。他将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线条、工笔画、版画五种艺术的技法融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画派。但他画作的根本精神依然是静美,这是他骨子里的追求。无论什么技法都是在围绕着这一中心服务。“五向合一”作品以水乡为题材的《以心度境心渡》、反映古村庄风貌的《周庄》、新农村面貌的《雪村图》以及山水画《源在山水间》、《桥中记忆图》、花鸟画《孤守梅香》等等,无一不是体现这样的精神。油画的质感、版画的朦胧、国画的意境、篆刻刀笔的金石气韵、书法线条的粗细、虚实、空灵,都恰到好处地统一在尺幅之间,使读者的眼睛得到奇妙的享受,这种境界让人忘我。尘世的焦虑、生活的疲惫、都在宁静、恬淡、幽美中消融。
李振凯先生的五向合一作品是诗,既有古风意象的肃穆,更是现代的彩色朦胧诗。在每一幅画面上都有只可意会,无需言达的美。《以心度境心渡》是他五向合一的代表作。水乡的早晨在朦胧中开始了新的一天。一只小船划破宁静荡进画面。房影、树影、船影、所有物象的轮廓面目,都是用版画的技法表达,显得朦胧又亲切,表现水乡早晨的气氛是最贴切不过了;而房屋、船体的撑力处是用篆刻的刀笔法刻画的,线条的力度凸显、金石气韵昂然;水面的色彩、房屋的色彩、船体、树木分别用绿色蓝色黄色桔红色表达,色彩的涂抹厚重、凝聚、富有质感,用的是油画的技法;穿街过巷的水道是墨色黑白的渲染,画面的最高最白处就是镜子一样闪光的水道,一直通向画面的最远处,使整幅画更加幽深、静穆,是典型的国画造境。虽说一天的喧嚣从这一刻就要启动,但静态的房子、树木是用静心默观来对待这一切的。水道就是一面观照大千世界的镜子:不论多大的热闹,总有归于沉静的时刻,这种静态美是人们心灵的追求。一幅画揉进几种艺术的技法,营造一种超脱的静美氛围,这需要作者扎实的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振凯先生的人物画,依然是以静穆来营造气氛的。不论是怒目拔剑的钟馗、面壁默思的达摩、还是立地静听万壑松风的行者,都以静来塑造人物个性。他笔下的钟馗不是常人所见的充满世嚣气的“执法者”,而是一身凛然、智慧、冷静的审判者。一柄出鞘的利剑,一双疾恶如仇的眼睛,加上蓬张的虬髯,再没有其他的肢体语言。画面肃静的出奇,而让人感到的是一股威慑之气,鬼魅何敢露面?《万壑松风》中的行者,用夸张的画笔突出了行者的面部表情。面对滚滚松涛,他伫足倾听:是在宁神捕捉来自大自然的召唤,还是屏息聆听内心的渴盼。他孤寂的身影,独立在空旷的千山万壑之间,唯有松风相伴。这个画面让人想到柳宗元的那首绝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跨越了千年的时光,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的是同样的大静大美境界。
画作这样唯美唯静,画家本人一定有一颗从容的心灵。的确,李振凯先生心如清水,水的从容、水的宁静、水的沸腾、水的纯净,每一样都汇聚在他的身上。正如他在一篇博文中所写: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绝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绝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绝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绝不打扰你的安宁。
人如斯,画亦如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