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期的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不应期 refractory period在生物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后,在一定时间内,即使再给予刺激,也不发生反应。一般称此期间为不应期。在一次兴奋后出现兴奋性消失或降低的有序变化,分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例如给神经肌肉等应激性器官或部位以刺激,刚产生兴奋之后,再给予第二次刺激则无效。该时期被认为是该器官或部位是处于兴奋状态的恢复时期。不应期分为:不论第二次刺激强度多大均无反应的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以及以后给予强刺激则可能发生反应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上述几种不应期与神经动作电位的位相相对应,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峰电位的持续期(例如在哺乳类运动神经A纤维中为0.5毫秒左右)。相对不应期是继绝对不应期之后短时间结束。以后是兴奋性比正常增强的超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从开始起约10-15毫秒)。继超常期的是兴奋性减低的低常期,长达70毫秒。从兴奋的离子学说来看,不应期是因为膜的Na+ 的转运机制全部或部分钝化,膜对K+的透性亢进的结果。即使同一细胞,其不应期也随各种内外条件而变化,例如低温或疲劳可使其延长,药物或无机离子也有影响。在神经的一部分被麻醉的神经肌肉标本上所看到的Vedensky抑制现象,也可用不应期来说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