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和传说还有习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8
1.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夏商时代,夏历诞生,以月亮圆缺周期为月,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朔日,即正月朔日的子时,被定为岁首,也就是一年的开始,称之为“年”。这一名称从周朝开始使用,至西汉时才正式固定。起初,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辛亥革命后,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政府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2. 春节的传说:守岁,即在旧年最后一天夜里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称除夕守岁或“熬年”。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名为“年”,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出现在人群居住的地方,吃掉各种生物,从昆虫到人类,让人类对其十分恐惧。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通常在夜晚出现,在天亮前返回山林。为了度过这一危险之夜,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包括提前做好晚饭,全家团聚,熄火净灶,封门闭户,聚在一起用餐,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度过这一夜。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了除夕夜熬年守岁的习俗。
3. 春节习俗:吃年夜饭,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刻。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家人团聚,围坐桌旁,共度团圆饭,心中的满足感难以言表。
4.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长辈给晚辈的红包,有的家庭在吃完年夜饭后,所有人坐在桌旁,等大家都吃完后,长辈分发压岁钱,并勉励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品行端正。
5. 祭祖,古时候,祭祖的礼俗非常盛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祭祖形式,有的去祖坟前祭拜,有的在宗祠中祭祖,而大多数家庭会在家中将祖先的牌位依次摆放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依长幼顺序上香跪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