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体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

如题所述

中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1989年全苏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认为本民族语言为母语者占90% 以上,但这种情况并未准确地反映语言使用的实际状况。以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为例,官方统计资料说,99.6%的哈萨克族认为哈萨克语为母语,62.8%的哈萨克族流利掌握第二语言俄语。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撰文指出,“主体民族的语言(指哈语)未在国家机关里使用,成了生活的‘厨房’的语言了。几乎有30%的哈萨克人要么一般不讲哈萨克语,要么就掌握得很差。爷爷已经不能用母语同自己的小孙子谈话了。” 在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各国都颁布语言法,确立主体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将俄语作为族际交际语。这一规定在俄罗斯人中引起不安,统计数字表明,哈萨克斯坦622万俄罗斯人中只有0.9%的人流利掌握第二语言哈语。1995年通过的哈萨克斯坦新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赋予俄语第二国语的地位,但规定在国家组织和地方机构中,俄语和哈语一样可平等地正式使用。在乌兹别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国语的使用情况要好于哈、吉两国,但俄语在这些国家当中也可以广泛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9
主体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语言被官方认定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地位。这种地位通常是通过宪法、法律等形式规定的。
主体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文化导向。对于主体民族来说,这种地位有助于加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这种地位有助于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多民族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并不意味着其他民族的语言得不到使用和保护。相反,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维护民族多样性和和谐共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