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本事》诸葛亮六次离开岐山为什么他每次都要走很远的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6


诸葛亮北伐,总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他总是走很长的路?


诸葛亮的基地在汉中,他的战略目标是先拿下关中,然后再进军中原。按照常理,要走东北捷径,直接进攻关中平原。


汉中到长安最短的路只有780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选了甘肃西部的天水郡,再选了东部的长安,将近1500里,也就是远了一倍。


下图是第一次北伐的路线图。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秦岭路太难走了。


秦岭有三条山路分隔汉中和关中,一条是子午谷,一条是顾颉谷,一条是洛谷。


最好的一条路是倾斜的山谷,与山谷平行,但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到南很容易走,但从南到北就不行了。所以曹骏攻汉中时敢从顾颉南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不敢直入顾颉。因为几条山谷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崎岖的山路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军。


走路有多难?据记载,在汉代,牛马驮货往往是疲惫不堪的。就这样,士兵们穿过山路来到关中,都筋疲力尽了。他们怎么打?


魏延向诸葛亮建议派人从树林谷奇袭长安,谨慎的诸葛亮断然拒绝。为什么?


首先,长安被魏重兵驻守,极难打下。孤注一掷,派重兵过去。一旦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魏军主力就会进攻蜀军,蜀军撤退就来不及了。这场战斗不会持续太久。很难从秦岭南麓运送后勤物资。


其次,即使被击落,也很难坚持下去。原因是物流。从汉中运输粮食极其困难。关中的田间收粮和《一千零一夜》没什么区别。与《三国演义》不同,关中人期待的是诸葛亮复辟汉朝。蜀军一到,关中百姓敢拿刀,丞相诸葛使出浑身解数。


诸葛亮不会做亏本生意。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道路相对平坦的陇西地区。在这个方向,魏的防守力量相对较弱。因此,蜀军第一次北伐陇西,拿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县,形成了“堵门攻坚”的局面。差点尿出来的曹睿赶紧调集军队在长安灭火。


但是,有些朋友可能会认真读历史。诸葛亮六次出祁山。最后一次,他走捷径,从斜谷北上,直接进入关中腹地。


换句话说,诸葛亮没走多远。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之前绕过岐山北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伐陇西。


东汉末年,陇西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壮大,陇南羌边活动猖獗。曹操虽然打败了马超,夺取了凉州地区的控制权,但他始终没有完全向羌人和边民投降。


以曹操的实力,在汉中领兵打张鲁,怕后方道路被边民断了。发兵西进,痛打边民,才敢继续攻汉中。直到曹丕和曹睿时代,魏仍然没有牢牢掌握陇西。


所以诸葛亮出祁山有两个真正的目的。一是从岐山、龙山进攻关中,二是切断陇西与关中的联系。


一千多年来,第一个目的众所周知,也很好理解。


第二个目的真的显示了诸葛亮的邪恶。


因为陇西是一锅生米,诸葛亮只是让它更加自给自足。蜀兵北出祁山,魏不能保陇西,这就给蜀兵创造了可乘之机


然而遗憾的是,蜀国和魏国的国力与魏国相差甚远。魏军虽然防线很长,但是他的野战军很强,有能力在诸葛亮不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反击。


于是,诸葛亮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改变了以往陇西周边的进攻路线,选择了一条难以进犯的斜谷路。但由于连年战乱,蜀国无法消耗魏国,必须缩短战斗时间,铤而走险。


手头只有一点钱,很难应付。与财大气粗的曹真和司马懿相比,谨小慎微的孔明实在可怜。


然而,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打败了魏的“畏蜀如虎”,蜀军攻打渭河,开始在五常原开垦土地。诸葛亮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


可惜,正如唐代罗隐的诗中所说:


时代来临,天地同权,英雄不自由。


孔明打败了几乎所有的敌人,但他最终还是被上帝打败了。收复渭南仅几个月,诸葛亮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他的屯田政策也在他的人生中期夭折了。看到北伐胜利的一线曙光,蜀军不得不遗憾地离开。


但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经死了。让英雄哭吧!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