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喜欢概念作文的?给我详细介绍下!谢了!

现在好像是十一届了吧!介绍下每届的情况!如名字,优秀作文,等!也可以说说自己对《新概念作文》的看法!

第1个回答  2009-07-15
新概念1、2、3 这3个是绝唱
很经典。。
以后的有商业嫌疑了
在前三本书里面 好多经典的
《甜缘》
《理发》
《那小子真坏》
我想起来好多 但是都想不起名字了
好经典的
第2个回答  2009-07-21
■■■■■■■■■■■■■■■■■■■■■■■■
1、关于新概念的由来:
熟悉中国文坛或是中国文学发展趋势的人应该都听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热门词汇,而对“新概念”不甚了了的人,也许听过一批被称为“80后”的作家群,例如目前最红火的韩寒、郭敬明等人的名字。

不论是韩寒的作品《三重门》《长安乱》,或是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都是动辄销售数十万册,甚或百万册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目前文学书籍能卖一两万册就已经说得上“卖得很好”,从这一点看,韩寒、郭敬明作品的销售量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韩寒、郭敬明两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同样在这项称为“新概念”的青少年写作竞赛中脱颖而出,并在获得大奖后声名鹊起。

除了韩寒、郭敬明这两位中国图书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星之外,新概念还造就了一群备受瞩目的新人,包括周嘉甯、张悦然(张悦然专访见明天《早报周刊》)等文坛新星,对目前中国文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

由于“新概念”迅速打造了一批文坛新星,因此,有人称“新概念”为中国文坛上的“造星梦工厂”,“新星”们的名利双收也因此引起争议,引来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议论。

新概念 试图走出杂志市场困境

“新概念”的主要策划人赵长天,是上海作协副主席及《萌芽》杂志主编,他在近日应华侨中学之邀到访新加坡,在该校举办的作家节《人文飨宴》发表演讲。

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赵长天说:“‘新概念’意指和学校作文的概念区分开来,相对于学校作文而言,‘新概念”主要在于鼓励年轻人追求一种新的写作观念,能够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说,新概念作文大赛是由《萌芽》杂志社于1998年发起,并与北京大学等中国著名大学于1999年开始联合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参赛者锁定30岁以下的学生和青年人,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由作者提交作品,再由评委评审选拔至复赛;得到复赛资格的作者赴上海参加统一的现场比赛。

赵长天说,中国文坛一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代,但是到了1990年代,大多数中国文学刊物渐趋没落,《萌芽》也不例外。

《萌芽》杂志创办于1956年,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95年,赵长天到《萌芽》担任主编,这本文学杂志的发行量仅有1万多册,当时,他不得不考虑开发市场,争取销售量。于是为了求取生存,编委会感到调整、重新发展《萌芽》的必要。《萌芽》于是决定改变编辑方针,选用更多适合中学生和高中生看的作品。

赵长天起初约了苏童写稿,因为相对于其他作家,当时的苏童还是较年轻的,但对于苏童的作品,学生还是觉得不是他们熟悉的生活,于是《萌芽》改而寻求中学语文老师推荐学生作文,但语文老师推荐的学生文章,学生也根本不看。

赵长天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却不见成果之后,《萌芽》于是决定举办一个不一样的作文比赛,一方面是挖掘稿源和文坛青年作家,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吸引读者,让年轻人注意及阅读这份杂志,使到《萌芽》能够跳出市场困境。作文比赛同时也试图突破学校作文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和抒发情感。

《萌芽》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旨定为“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正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较为呆板的学校作文教育。

新概念成功是因为与著名大学挂钩?

〈p.03〉社会力量打造明星作家

赵长天: 新概念 只提供了起跑点

社会力量打造明星作家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名远播,《萌芽》杂志随着水涨船高,2001年杂志发行量突破10万份,而到了2004年底,《萌芽》发行量已达50多万,比80年代黄金时期的34万还要多出16万。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反应也越来越热烈,第一届新有4000人参加,第二届有一万多人参赛。到了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收到了来自全中国各地的七万多份来稿。

成功 是因为 与著名大学挂钩

赵长天并不否认“新概念”的成功,也因为它借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的力量来吸引参赛者,大赛的第一和第二届承诺得奖者可以免试进入大学。虽然,第三届之后由于各校取消了文科保送制度,但获奖者仍然有机会被这些大学划归“自主招生”的范围内录取。换言之,和高校联合举办作文大赛,是“新概念”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

赵长天说,《萌芽》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杂志在读者群中欠缺号召力,需要借助大学名校的力量来吸引参赛者;但这一点确实对一些参赛者很有诱惑力。

“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一共举办了7届,赵长天语带自豪的说,这项创作竞赛还是有其值得自豪的地方。

他说:“首先,它使得许多已经远离文学的年轻学子重新喜欢文学,拉近了他们与文学的距离;还有就是,它对中学的语文教育上有相当大的推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现状。”

新概念 造就明星作家偶像?

从“新概念”走出来的“明星作家”,最耀眼的非韩寒与郭敬明莫属。对他们两人来说,也许,“新概念”的最大“意义”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韩寒成为职业赛车手

1982年生的韩寒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从2000年5月初版发行至今,销量超过100万册,意味着他凭着一本《三重门》赚了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版税。韩寒高中没念完就退学了,更不要说上大学,现在他从事的是与文字无关的工作,是个职业赛车手。

郭敬明拥有工作室

1983年生的郭敬明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销售了数十万本,目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又出唱片又出CD,还推出了所谓的“音乐小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郭敬明也榜上有名。

新概念 只为作家提供起跑点

在中国,对“新概念”不以为然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新概念”作文“痞子气”太重,有人则认为“新概念”造就的不过是一批“明星作家”,靠的是商业包装。

对于这一点,赵长天说,“新概念”虽然提供文坛新人崭露头角的机会,但这些年轻人得奖后,往后他们在市场上的成就,或是日后的人生发展,就不与这项竞赛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或许是在媒体的包装下,或许是在出版社的精心打造之下,成为带叛逆色彩的偶像人物,但这些都不是他们当初创办“新概念”意料得到的。

赵长天说:“我们总是尽力去引导学生,要他们写些朴实的、身边的东西,不要一味写些很流行的东西。其实新概念举办了这些年,我们培养了数百名年轻作者,他们有一些的确写得很好,有可能是未来很好的作家,但他们就不像韩寒与郭敬明那么出名,也不带明星色彩,书出版后最多也卖个一两万,这就没那么引起媒体注意。”

赵长天认为,出自“新概念”的作家有两类,一类是以郭敬明、韩寒为代表的畅销书作者或是“偶像派”;另一类则是走纯文学道路的“实力派”。他说:“我常告诉孩子,韩寒是个特殊的例子,不应该仿效他的休学或他所走过的道路;虽然我自己是相当欣赏他的才华。”

至于郭敬明,赵长天说:“我其实也搞不懂,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喜欢郭敬明的作品,这是社会的力量造成,他小说中那种表面的华丽,讲究的情调很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喜好,只是这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了。”

赵长天简介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小说《震动试验》被《小说选刊》转载,《老街尽头》被《新华文摘》转载,《外行》拍摄成电视剧并获得中国全国电视剧展播评选优秀奖、华东地区电视剧“银燕奖”之一等奖。

·著有小说集《外延形象》《天门》等,创作了《伽蓝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散文集《过渡年代》《半秋》,纪实文学《中国的大门》以及电影剧本《寻找玛丽雅》等
第3个回答  2009-07-15
[编辑本段]大赛由来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个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
1998年,以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刊物《萌芽》,也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组织了一组文章。从这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面临巨大危机,它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唯理性教学模式”纵横贯穿于语文教学领域。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将一切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了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学科的互补性。并且,这种“唯理性教学模式”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窒息遏制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选择题、判断题那种理科考试的模式愈演愈烈,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已变成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编辑本段]参赛形式
1998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萌芽》杂志联合发起共同主办,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比赛分初赛、复赛。初赛沿用一般文学刊物征文地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开刊物发表。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各出多套方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正。
初赛决出入围奖,入围者来沪参加复赛,由两项分数综合得出最后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编辑本段]大赛发展
10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的考试制度,高校没有命题权和考察权,只能被动接受“高考”结果。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误区,《萌芽》在她近50年的办刊过程中,在与广大青年学生的接触中,在与国内许多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接触交流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一误区的负面作用:即文学与人文学科后备人才的匮乏。“新概念作文大赛”充分运用了《萌芽》与全国作家学者的天然联系,它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各高校负责人的首肯,使得大赛获奖者与高校之间通过竞赛建立关联,为日后的人文学科后备人才输送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利的补充形式,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第一届大赛,陈佳勇、宋静茹、王越、杨倩、吴迪、李佳、刘嘉骏分别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免试录取;第二届怀沙、张懿璇、许人杰、陈凯、李一粟、周嘉宁、祁又一、李晶、张尧臣、蔺瑶、刘莉娜、应尤佳、周霓钦、陈安栋、孙佳妮等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提前录取;中山大学为第五届获奖者王皓舒加20分,第七届又录取了黄锐杰,甚至有一名二等奖获得者也进入了中大。北京大学甚至通过自主招生,为新概念的获奖者预留名额,先后录取了张思静、钱好等文科可造之才。清华大学录取了???南开大学破格录取了第五届获奖者王一波、第七届的一等奖获得者山西大学附中的张馨月。武汉大学录取了李遥岑、戴漓力、胡坚。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席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今天在文坛上日渐活跃的“80后”作家中就以新概念作家群居多。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有“以艺术代宗教”的提法。提出文学要具备人文性、审美性的功能,要能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操。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勾连的,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始终要求自己承担的责任。许多当年的获奖者,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同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获奖者并没有把文学当成终身的事业或者生存的方式,他们没有当作家、进文科,文学是他们滋养灵魂与情操的方式,他们始终是文学的爱好者、阅读者。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艾路读的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李一粟读的是法律系,现在在北大攻读法律研究生;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任良,同时也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一等奖,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第四届的郭允,既获得省级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又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一等奖,他的所爱是哲学;第五届的杜书妍以及同年毕业的刘枫,选择的则是生命科学;第七届的黄锐杰在中大录取他时,允许他自由选择专业,他选择了物理……这和教育界强调的综合素质、和萌芽“让文学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家园”的办刊宗旨似乎不谋而合。能够成为作家的毕竟是少数,文学更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让它成为一个人的灵魂支柱。
虽然,现在新概念似乎没有了初始的激情,可能是报刊自身,也可能是相对于更广大的读者与参与者,但,这也正是新概念迈向成熟的标志,请相信明天是属于新青年的,未来的年华还需锻造!
[编辑本段]社会影响

1999年以来,全国的多家报刊杂志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发难,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连年都能在大赛中拔得头筹的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将随着人们对大赛的关注度,引发教育界的新思考新热点。
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媒体舆论都不得不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重新审视与思考。
而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徐鹏等一大批“新概念”培养的作者已一跃成为“80后”的领军人物,获得了文学与商业的两重丰收,成为文坛所不能回避的话题。
在海外华人圈,这项活动也影响日隆。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用整版篇幅报道过新概念作文大赛。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获奖作品的繁体字版《少年文章惊天下》。许多在海外就读的华人青年学生,重新回归到了母语写作中来,每年我们都有来自海外的参赛稿件。
令人振奋的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当然,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使新概念作文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更要防止新概念作文走进新的套路。
[编辑本段]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萌芽杂志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