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避瘟散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组成 4 制备方法 5 功效主治 6 白避瘟散的用法用量 7 用药禁忌 8 中药部颁标准
      8.1 拼音名 8.2 标准编号 8.3 处方 8.4 制法 8.5 性状 8.6 检查 8.7 功能与主治 8.8 用法与用量 8.9 规格 8.10 贮藏
    9 白避瘟散说明书
      9.1 药品类型 9.2 药品名称 9.3 药品汉语拼音 9.4 药品英文名称 9.5 成份 9.6 性状 9.7 作用类别 9.8 适应症/功能主治 9.9 规格 9.10 白避瘟散的用法用量 9.11 禁忌 9.12 白避瘟散的不良反应 9.13 注意事项 9.14 白避瘟散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9.15 白避瘟散的药理作用 9.16 备注
    10 参考资料 附:
      * 白避瘟散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ái bì wēn sǎn

2 概述

白避瘟散为方剂名,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3 组成

绿豆粉、生石膏各2.5kg,滑石、白芷各250g[1]。

绿豆粉80两,石膏(生)80两,滑石8两,白芷8两。

4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粉,每1.9kg细粉兑入:麝香1.8g,冰片180g,薄荷冰150g,甘油360g[1]。共研匀[1]。

上药为细末,每60两细末,兑入麝香6分,冰片6两,薄荷冰5两,甘油12两,和匀,收贮勿令泄气。

5 功效主治

功能清暑散风,通窍解毒[1]。主治夏令暑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饮酒过度,晕车晕船,蝎螫虫咬[1]。

6 白避瘟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0.6g,凉开水送下;或每用少许,闻入鼻窍[1]。

闻、服均可,内服2分,凉开水送下。

7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8 中药部颁标准

8.1 拼音名

Baibiwen San

8.2 标准编号

WS3B025590

8.3 处方

绿豆粉 800g 石膏 800g 白芷 80g 滑石 80g 甘油 352g 冰片 176g 薄荷脑 147g

8.4 制法

以上七味,冰片、薄荷脑共研液化后加甘油;其余绿豆粉等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冰片等稠液配研,混匀。置缸中密封闷润,贮存六个月后取出。每 100g粉末另加入甘油 6g,混匀,过筛,即得。

8.5 性状

本品为乳白色显油润状的粉末;气芳香,味清凉。

8.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4页)。

8.7 功能与主治

清凉解热。用于受暑受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晕车晕船。

8.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 3g,外闻亦可。

8.9 规格

每瓶装0. 6g

8.10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9 白避瘟散说明书

9.1 药品类型

中药

9.2 药品名称

白避瘟散

9.3 药品汉语拼音

9.4 药品英文名称

9.5 成份

9.6 性状

9.7 作用类别

9.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凉解热。用于受暑受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晕车晕船。

9.9 规格

每瓶装

0.6克

9.10 白避瘟散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0.3克,外闻亦可。

9.11 禁忌

9.12 不良反应

9.13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

2.孕妇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15 白避瘟散的药理作用

9.16 备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