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体育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一、写在前面

1.我们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会不停的面对这段时间的计划完成了,迷茫了,不知道下一段时期该做什么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害怕,知乎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就要勤奋的去搜一搜下一个时期给自己制定什么样的计划才能更好。

2.当你学过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时候,如果你幸运,可能不会遇到,之前复习的方法不对,之前复习的方向不对等一系列过去走了弯路的内心崩溃的时刻。

这个时候要学会好好的调整心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大家复习得也并非都一切顺利,因此好好的抓住剩下的学习安排就好了。


二、个人情况

复习84天上岸大连理工大学,分享我的学习思路与经验。

总分325分,政治54分,英语62分 346体育综合:209分


三、各科目复习经验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34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运动生理学》王瑞元2012;《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第一版;《体育社会学》卢元镇第四版)

政治:

1.前期准备

这个阶段大概是在4月份——6月份。核心是选择好参考书,然后跟着视频学习。那有人可能会说了,视频没更新或者是找不到资源。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政治视频看往年的就可以(除了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部分会稍许改动之外,其它的都是固定的。

时政可以在大后期再整理)。我视频跟的是徐涛,参考书买的肖秀荣全套。这个阶段切记不要贪多,否则嚼不烂。大部分的人不具备政治功底,你需要做的是:第一,每天养成视频学习的习惯,第二,看完视频之后将

视频中对应的书本内容再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在日后的强化阶段理解记忆。

2.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在7——10月份。到这个阶段之前,应当是把视频和课本都过完一遍了,那么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刷题。没错,题海战术往往是能短时间内检验、提升一个人学习效果的最佳选择。关于习题集的选择我建议是肖秀荣1000题。

在做题时,第一遍先用铅笔做,错了的题用红笔圈出来,第二遍的时候就把错了的题擦掉重做(当然,你要有钱买两本也无可厚非,不过我不建议,因为誊错题会浪费时间)。

对于错了的题,不要第二次做对了就不管了,除非你能达到看一眼题目就知道选哪个的地步,否则就老老实实把每个错误选项都分析一遍,为什么它是错的。不要问我为什么不买别的习题集,同样的话,不要贪多,否则嚼不烂。

3.全面掌握阶段

别以为就到冲刺阶段了,不经历这个阶段,冲得再凶都没用。这个阶段大概是10——11月。这个阶段的核心——全面掌握。你需要:第一,回顾你学过的所有内容,找到最模糊的那部分加强理解和记忆。

这里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主要有:1、马哲部分的政治经济学 2、毛中特和史纲中的各个时期的会议、著作、革命理论 3、思修法基中的法与德。(具体视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第二、买其它老师的题做,如徐涛和腿姐。全面掌握,掌握的不仅是自己,还包括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容易设坑的地方。

4.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没什么好讲的,背就完事了,不过背不是傻背,而是理解式的背。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把某道分析题一字不落全背下来,但是你背一道题的时间,别人可以背三道题,你背一套卷子的时间别人能背三套。(有些词语搭配是固定的,这个就需要完全背下来了)。

还有在这里,不要问是不是只背肖四就行,不要背肖八了。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想得高分,当然是背得学多,背得越熟越好。我当初肖八背了五遍,肖四背了八遍,徐涛一些不重复的题我也背了两三遍,基本上可以做到倒背如流了,虽然考场上也有没覆盖到的题,不过背的素材多了,积累的多了那真是随便写。

5.其它方面

政治高分,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但是我能这么说,就算你把选择题全做对了(我本人政治选择题就错了第一题)也差不多就80出头。想得到90分左右的成绩,你必须同样注重分析题。1、练字。单个字不要求多好看,至少整体看起来工整有序。 2、排版。分小标题,重点在前,补充在后。 3、专业术语。不要通篇都是口水话,多写一点行话。

总结:因为高中学理,对政治实在不开窍,哈哈,所以分数比较低。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最好可以报一个班,这样会高效许多。


英语

1—2月:寒假就报网课,所以英语从寒假开始复习了。刚开始就是听听网课,背一下老师上课讲的单词之类的,并没有开始系统的复习。

3—6月:我是考英语二,但是一开始我是看的英语一,这样到后期会比较轻松。这一阶段我主要就是看阅读文章,看文章就是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词,分析自己不懂的长难句,这个过程我觉得马虎不得,对后面的帮助非常大。

但是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做真题,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就做真题有些浪费真题。至于背单词,我是在四月花了大概三周的时间把单词书背了两遍,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去网上找艾宾浩斯背书表格,不管是对于背单词还是专业课都是非常有用的。

7—8月:暑假就回家复习了,但是在家的效率真的特别低,我觉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考虑留在学校复习。这个阶段英语我就开始翻译真题文章,每天坚持翻译。总之现在想想,暑假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9—11月:这个时候我开始主攻英语二的真题了,基本上就是每天做一篇真题,然后画出不会的生词然后背,并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觉得做真题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英语二的真题做了两遍。

大家一定要把最近两年的真题留下来作为考前模拟哦。接下来就是作文,作文我是10月才开始背的,真的感觉太晚了,大家可以适当提前这个时间,我是每天背一篇,然后默写,

作文这个部分我准备的很仓促,大家还是要早早准备比较好,我考试的时候作文就很没底。接下来是翻译,翻译我刚开始是做的英语一的翻译,觉得真的是比较难了,而英语二的翻译就比较贴近生活,相对容易,所以我就每篇练了一遍就没怎么管了。

12—考试前:最后一个月除了背背作文,就没怎么看英语了。然后到考试最后三天,掐表做了完整的英语试卷,控制时间。

总结:在复习英语方面,我把太多时间都给了阅读,虽然说阅读的分值很大,但是其他方面大家也千万不能松懈。


专业课

我是临近研招网报名脑袋一热报考了大连理工大学,当时目标院校推免满了,招收名额还缩招了。生理学我一直在复习,训练学和社会学完全没接触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专业课也打了不错的分数,我觉得我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家试一试。

三本书背诵的难易程度:生理学>训练学>社会学

借鉴徐涛老师的学习模式,我会把每本书先浏览一遍,大致看看每本书讲了什么。(这个过程你不要奢望你可以记住多少知识点,这一遍最大的意义就是给自己打打气,在心里鼓励自己已经看过一遍书了,距离考上迈进一步)。

第一遍过后,我会看每本书的目录,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置章节以及必然的联系是什么,思考的过程你会有好多产生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看每一章节,你会发现内在推动力会让你的学习专注力大大提升。第二遍看书不要求速度,要求找到每句话、每段话的重点。

以生理学举例:

激素的允许作用 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这是一种支持性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一句话)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这是一种支持性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提炼:一种激素本身不发生作用,但是配合另一种就会有作用。

词: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必要基础

理解:三角形的激素对应不上圆形口的受体,但是三角形和正方形激素可以变成圆形,然后产生效应,在带入一个激素名称。

PS:也就是生理学是理解性为主,把生理过程去复杂化---动画化,你会发现枯燥的知识突然可以理解了。其他两科目同理。

第三遍看书就要脱离课本,看目录还要理解记忆之后,你会对课本有一个大的框架,里面细致的内容在筛选出:难、中、易。难的做强化或者看看MOOC,中等的试着在自己去理解理解,理解不了同难的解决办法,易的重视次数,慢慢你会发现你每一个学科上薄弱点是哪里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历年的真题也非常重要:历年大工真题+历年不同学校但是参考书一样的真题

历年大工真题:

不是去让我们押题,而是去找平行知识点。何为平行知识点:

比如20年训练学考了竞技需要原则的要点,那么剩余几个原则的要点就是可能出题的点了;

生理学如果考了:等长收缩的知识点,那么平级的那几个收缩方式自然而然要引起你的注意;

社会学如果考了:体育对政治的影响,那么对文化、教育、经济的影响就要留心了。

历年外校真题

我搜集到了11个左右学校的真题,然后把每个学校考点在书中标记,你会得到两个有价值信息:

同一个学校经常围绕某一知识点出题,那就足以证明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定位此知识点在第几级,梳理出平行知识点,然后逐个击破。

不同学校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出题,这就证明这个知识点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点,然后去知网下几篇论文,看看围绕这个知识点都干啥了,这就相当于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然后整本书大致就会被我分成:非重点(八百年不考一次)-非重点章节(没啥核心理念)-次重点(大工没考过,但是其他学校考过;零星出题,不集中)-重点(经常出题且频率高)-超重点(这本书最核心的那几章节)在层层梳理框架之后,先前难-中-易这三部分的知识点将会变化

    易:准确说出其本质,就比如体能定义、社区体育、运动性贫血等你可以立马说出他的重点。

    (所以刚才举例激素时有个 词 的部分 以及 下划线并且标粗 的部分就是重点,用自己的话能串联起这些要素,你的任务就达到了)

    中:大部分知识可以理解,但是印象不深刻。

    难:这部分很多都是超重点和重点,所以建议大家多看论文。例如:生理学的有氧那章节;训练学体能那章;社会学:但凡促进祖国发展的章节都是可考论述的。

四、最后建议

我觉得考研带给我最大的收获绝不是一战成硕的喜悦,而是让我知道了高中那种看似努力实则啥也不会的面子工程解决不了问题,也正是高考的失败,才让我真正的反思到学习真的讲究方法。22年。

有跟着我学习思路复习的小伙伴,专业课均分在230+,也有一意孤行,按照自己思路来,专业课考180+左右的。

言而总之,上述专业课的复习思路是相对便捷且稳妥的,如果你想冲击高分,挑战自己的记忆力,去背每一章节,我觉得也可以,付出比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但是往往这样背死书的效果不会有多好。

其次,大工研招网上对考研报录比、复试流程及参考书问题、复试初试占比问题、招生人数问题有详细解释,大家移步大工研究生主义可以搜索到。

如果学弟学妹有什么想具体询问的,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祝愿大家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争取一战成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