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浪漫爱情:遇见你,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提起诗仙李白,每个人从儿时起就久仰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一生性情豪放、不拘小节,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李白的诗歌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格式,笔法多端,而他的绝句更是登峰造极。杜甫曾赞誉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一位诗人,在爱情上也是十分浪漫的,李白最大的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曾这样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离,终娶于宗。”

由此可见,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段婚姻,其中他和宗瑛的浪漫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被传为一段佳话。

01.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五岁读道教典籍,十岁读诸子百家,十五岁习剑术,二十五岁倚剑仗走天涯。他在中原结识了很多诗人朋友,他们见李白孑身一人,于是开始催婚。后经孟浩然的撮合,他和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结婚了。

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可李白生性洒脱不喜约束,他喜欢游历名山古川,饮酒赋诗。许紫烟温良贤淑,经常在李白醉酒后,在床边服侍他。

李白心里深知自己愧对妻子,一日醉酒醒来后写下了这首“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许紫烟为李白生下了两个孩子后,便撒手人寰。当初李白是以倒插门的身份在许府上居住的,妻子死后他带着两个孩子便来到兖州定居。

在这里李白认识了女子刘氏,刘氏本以为李白才高八斗,也有很多钱财,可没想到他除了饮酒就是作诗,是一个穷书生,自己没有过上锦衣玉食的豪门生活,心生不满后离开了。

期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京城后,以为能有一番抱负,却不想每天就是陪伴玄宗游园赏景、饮酒赋诗。李白很快厌倦了这种生活,辞别长安之后来到了山东任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颇懂诗词的邻家女子,顿时心生好感,为她写下了一首唯美的爱情诗。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李白自从认识了这位邻家女子,经常邀她月下散步、谈古论今,不久后两人便生活在一起。可惜红颜薄命,她为李白生下儿子颇离后就去世了。

自古才子多风流,纵观李白的这三段感情经历,虽然三个女人背景各有不同,但她们都是李白的粉丝。在感情上过于仰慕,在生活上过于依附,并没有真正的走进过李白的内心。

02.千金买壁牵红线,高山流水遇知音

从李白的诗中不难看出,他想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可是在接连碰壁之后才发现,自己空有济世之才,在官场上并不如意。

李白离开了伤心地,在途中分别遇到了诗人杜甫和高适,三人结伴而行来到梁园饮酒赋诗。酒后三巡,李白有感而发,在粉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

黄昏时分,一白衣女子带着侍女散步路过此地,看到了粉壁上的这首诗。她缓缓走上前,轻读之后觉得这首诗聚山川之奇秀,融天地之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当僧人正要把这面墙壁擦掉时,这位白衣女子急忙说:“切莫动手,这面墙壁我花千两白银买下,你定要好好看管。”

白衣女子千金买壁的故事传到了李白耳中,人生失意的李白顿时很感动,想要见一见这位奇女子。

这位白衣女子就是前朝宰相的孙女---宗瑛。她生性孤傲,知音律,善操琴,是有名的才女。李白在宗璟的介绍下,终于见到了他的姐姐宗瑛。

见到宗瑛的第一眼,李白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见她芙蓉如面柳如眉,一身白衣,冰清玉洁。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宗瑛也见李白仙风道骨,潇洒飘逸,本来就仰慕李白的她脸上飞起一丝红晕,更加婉约动人。

夜晚宗瑛辗转难眠,在朦胧的月光下依窗弹奏了一支《秋夜月》的古瑟曲,动听哀怨的瑟声如潺潺溪水入山涧。李白心中大为触动,取来古琴弹奏了著名的《高山流水》,似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感慨。

一曲奏罢,李白又弹起了《凤凰飞舞》,宗瑛也用锦瑟跟随瑶琴的节拍,一起奏出了欢快的曲子。

这一夜琴瑟和鸣,满天星辰都忘记了眨巴眼睛,沉醉在这优美的韵律之中。两人未说一语,却早就借着曲子各自表达了心中的爱意。

 

《 诗经》有云: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千金买壁牵红线,高山流水遇知音,李白的浪漫爱情像一道曙光,一扫往日苦闷的心情。

之后李白以《梁园吟》作聘礼,宗瑛以粉墙作嫁妆,两人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

李白和宗瑛结婚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到处旅游,而宗瑛并不是“会稽愚妇”,她同情李白坎坷的经历和官场上的失意。对于李白经常离家的行为,不仅没有阻止,还完全给了李白自由,让他不受家里的羁绊。

正是宗瑛的这种大度,让李白在外漂泊的时候,十分想念她。李白为她写过很多寄内的诗篇,比如《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此时的李白在外游荡了半生,在对宗瑛的思念中渐渐明白了她的善解人意,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夫妻之情。

03.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李白和宗瑛曾有过一段幸福、安稳的甜蜜时光。婚后不久,李白接到幽州节度使何昌浩的信函,邀请他同去幽州“密事”。李白二话不说就要前去,却遭到了宗瑛的阻拦。

宗瑛不同于寻常女子,十分有智慧,比李白更能看清官场上的瞬息万变。她神色凝重地对李白说:“我觉得幽州不久会发生内乱,你千万不要去。”

可李白根本无视宗瑛对当前局势的利弊分析,铁了心去了幽州。来后不久,李白发现安禄山果真不安分,宗瑛说的那些话都被一一应验。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起兵直逼长安,百姓民不聊生。李白见状赶紧骑上战马一路飞奔,接上宗瑛后,两人为躲避战乱来到浔阳。

此时永王李璘受玄宗指示,带兵去平乱。途中经过浔阳,因久仰李白大名,多次邀请李白给自己做幕僚。宗瑛不愧是名门之后,早就看透了当时的局势,她再次苦苦劝告李白:“宁愿其糟糠,不教觅封侯。在这世上,我们做一对普通夫妻度此生,也很幸福了。”

李白理解妻子担心自己安危的心情,他慷慨激昂地说道:“现在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时,我不能坐之不理。”宗瑛眼含泪水,只好任由李白离去。谁知仅仅一个多月后,刚继位的肃宗怕永王和自己抢夺皇位,下令灭了永王,李白以“从罪”的罪名被关进了监狱。

宗瑛得知消息后,为了李白四处奔走,放下身份在达官贵人面前哭诉求情,只求李白能活一条命。狱中的李白得知宗瑛为自己的付出后,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妻子的话,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在浔阳非所寄内》: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

是呀,宗瑛就如蔡琰那样执着救夫,倘若没有她,自己怎能从斩刀下活命呢。在宗瑛的帮助下,李白最终被改判流放夜郎。

李白被流放要离开时,宗瑛拉着李白的衣衫,死死不愿撒手,语未说泪先流。

此时58岁的李白悔恨地对妻子说:“要是没有你,我早就不再人世。遇见你,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这份情意,恐怕此生我都无力偿还了。”宗瑛听到这句话,哭着说道;“我在家等你回来,永远在你身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本来说好要一起白头的,这一别还能否相见?望着李白渐渐远去的背影,宗瑛数次哭到晕厥。

在孤寂的流放途中,李白对宗瑛日夜想念,相思成疾。他看着天空南来北去的大雁,写下了著名的断肠诗《南流夜郎寄内》。好在流放不久,肃宗下令赦免了李白。李白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宗瑛的身边,夫妻今生终于得以相见。

从现在的爱情观上来说,宗瑛和李白三观相同,又都信奉道教,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宗瑛经历了家族的兴衰,对官场比李白看得明白通透。

李白在危难之际,宗瑛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动用自己的人脉到处求情,解救李白。这份感情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夫妻之情,李白对宗瑛除了爱情,更多的是感激。

李白这一生的仕途可谓命运多舛,坎坷不断,可他又是幸运的,有宗瑛这样一位智慧与才貌兼备的妻子陪伴,人生路上少了多少悲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