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媒体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羲之书画报》全面报道了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今年以来的学术活动。全版分四个部分:一、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8米书画长卷创造了切尼斯中国纪录;二、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亚洲艺术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画刊》 编辑部等艺术机构共同发起“中国艺术家‘震后造家’行动”;三、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义捐书画120件支援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重建校园援助行动”;四、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美国、澳大利亚隆重举办全球华人艺术盛会----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杯”书法美术大赛。
《羲之书画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37-0083。《羲之书画报》介绍,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杯”书法美术大赛由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美国美中文化艺术中心、澳大利亚维省多元文化教育协会、切尼斯中国纪录总部隆重举办,面向中外艺术家征集作品,中国艺术网作全程报道。现将报道的其余三个部分转载如下: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和5.12抗震救灾工作的努力和成果,都是属于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每一位成员和支持者的,同样载入每一位成员和支持者的艺术人生历程中。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席 陈志雄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8米书画长卷,以“最多中外书画家合作的最长书画卷”的名义,创造了切尼斯中国纪录。切尼斯即中国吉尼斯,这项纪录巳通过中国吉尼斯网、切尼斯中国纪录网向世界公布。
2008年8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为携手中外书画家以笔墨豪情讴歌祖国奥运,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策划举办“2008中国奥运年奖” 大赛公益活动,从1月份开始面向全国以至海外华人书画家征集作品,从大量来稿中评选出2008件优秀作品,于5月份连接完成了2008米的奥运书画长卷。组成长卷的作品出自海内外许多享负名望的书画家之手,中国书协专委会委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永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委、著名军旅书法家安忠良上校、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黎锡雄、泸州市书协副主席叶永兴等名家作品精选到长卷中。活动征得多位包括名誉主席、会长在内的市书协主要领导、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的会品以及省一级书协美协会员投稿200多件。各省、市、县、区党政机关干部,人大政协干部对参与本次活动非常踊跃,如青海省纪委、陕西宝鸡市市委干部等一些从政书画家和爱好者寄来作品参选。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在构成整卷的单件数量上占了相当比例,在众多海外作品中,中国侨联海外顾问、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叶伟才、美国国际书法艺术中心主任李兆银、澳大利亚维省多元文化教育协会会长郭子宁、我国七十年代的“国家排球健将”称号获得者倪广泮等侨领名流从大洋彼岸投来的作品,更为长卷提高了“中外艺术家联袂创作”的含金量。《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四川《德阳日报》、浙江《金华晩报》、广东《珠江时报》以及澳大利亚《大华时代报》、全球发行的《世界日报》、美国《明报》、《晨报》,对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8中国奥运年奖”公益活动及2008米书画长卷的诞生作了相关报道,国内外传媒称之为中外书画家联手协作的世纪巨献。2008年8月,长卷以“最多中外书画家合作的最长书画卷”冠名获得中国纪录的认证。 汶川地震,同胞罹难,中国艺术界特别关切四川汶川地震受灾的群众。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亚洲艺术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画刊》 编辑部等艺术机构共同发起“中国艺术家‘震后造家’行动”。 “震后造家”行动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在2008年5月14日首先发起,5月18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就“震后造家”行动事宜取得联系,5月20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正式加盟为“震后造家”发起人单位,与其他发起单位一道,共同推进重建事业的发展。
据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席陈志雄介绍:“震后造家”行动是中国艺术界支援赈灾中一项影响重大的行动。支持的媒体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书画频道、Tom美术同盟网、艺术国际、《东方艺术.财经》、《当代美术家》、搜狐网、《新京报》、雅昌艺术网、浙江艺术网、《世纪建筑》、《金融时报》、99艺术网、IBTimes中文网、文化部《音乐生活报 - 作品送拍周刊》等。“震后造家”行动在一年内长期展开艺术捐赠,组织专门展览会,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灾后艺术机构设施重建和艺术从业人员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门为行动设立“震后造家公益基金”。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义捐书画120件支援重建校园
5月12日下午14时28,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紧急启动“重建校园援助行动”。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支援‘重建校园援助行动’工作组”,并联络在澳大利亚、美国的海外友好艺术团体,向组委会义捐书画120多件,以艺术的力量支援抗震救灾。现将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官方网站“北京奥运特刊重建校园援助行动纪实”摘录如下,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赈灾情况的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布:
5月12日16:00,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紧急启动——“情牵川蜀,义满中国、重建校园——汶川地震紧急援助行动”。
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日本东京书画院、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赈灾义捐义卖活动中。
5月22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义捐的第一批书画作品26件快递到京。
5月23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已成立“支援‘重建校园援助行动’工作组”,继续组织国内书画家作品和澳大利亚、美国海外友好艺术团体向组委会义捐书画。
5月23日上午,正在国内进行学术访问的澳大利亚维省多元文化教育协会会长郭子宁教授,通过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向组委会表示,将寄捐他们的作品支持赈灾。
在此,组委会对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表示感谢。至此国难之时,有这么多海内外爱国人士的献爱心,我们有一种使命感,一定将众多书画艺术家的这份爱国之心传递给灾区的同胞,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重建校园。
5月26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组织义捐支援‘重建校园援助行动’的第二批书画作品60件快递到组委会,作者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知名书画家。
美中文化艺术中心在得知组委会筹备义捐义卖赈灾活动后,召集多位芝加哥侨领和书画家成员,为书画义捐赈灾开展了多次创作观摩活动,而会长何达权、副会长邓衍辉先生,为义捐行动的整体筹划多次与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进行了联络沟通。6月17日晩,美国美中文化艺术中心的义捐书画作品40件递达广州,委托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转赠北京组委会。
6月12日,成都市天府博览中心展厅题为“重建家园——一切为了孩子”大型书画义卖、义拍活动如期举行,邀请参加义捐义卖活动的慈善爱心书画家有数百位之多。北京奥运会徽篆刻人李建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周邵华、著名画家漫画家何君华、紫光阁书画院副院长石松、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席陈志雄、著名军旅书法家张济海、全国人大代表姚小尧、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席娄德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孟庆利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知名书画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形象推广宣传媒体《北京奥运特刊》、“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北京奥运特刊》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以及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收藏家协会向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回答